【摘 要】
:
体心立方(BCC)难熔高熵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优异的耐腐蚀性、良好的高温性能,在高温应用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然而,在包含前过渡族元素(Ti,Zr,Hf,Nb,Ta,W,Mo等)的BCC基难熔高熵合金中,由于元素偏析通常会同时存在两个BCC固溶体相,易发生BCC相分离的现象,这并不利于合金性能的提升。尤其对于Zr/Ti/Hf-Nb/Ta系列的轻质难熔高/中熵合金来说,大量研究表明Zr、Ti、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心立方(BCC)难熔高熵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优异的耐腐蚀性、良好的高温性能,在高温应用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然而,在包含前过渡族元素(Ti,Zr,Hf,Nb,Ta,W,Mo等)的BCC基难熔高熵合金中,由于元素偏析通常会同时存在两个BCC固溶体相,易发生BCC相分离的现象,这并不利于合金性能的提升。尤其对于Zr/Ti/Hf-Nb/Ta系列的轻质难熔高/中熵合金来说,大量研究表明Zr、Ti、Hf与其他BCC稳定元素(Mo、Nb、V、Ta等)等摩尔比例混合时同样会存在BCC相分离的现象;当BCC稳定元素不足时,一些亚稳相如α’相和α’’相会从Zr-Ti-Hf基高熵合金的BCC基体中析出,对合金的力学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匹配合金组成元素的比例从而保证合金的BCC结构稳定性。本文通过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设计系列Zr-Ti(Hf)-Nb合金,并选取系列BCC基合金进行添O处理,采用真空电弧熔炼设备制备系列合金,并通过XRD(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显微硬度试验、拉伸试验、阻尼测试等实验手段对合金的性能进行测试,结论如下:(1)对于[Zr-Zr14](Zr,Nb)3系列合金,随着Nb含量的增加,合金基体由HCP-α相向BCC-β相转变,并伴随着亚稳相α’、ω的析出,[Zr-Zr14](Nb)3合金在BCC基体上仍存在少量ω相的析出,这表明只添加Nb元素很难消除合金中的亚稳ω相。(2)适量Ti(~5.56 at.%)的添加会显著抑制合金中亚稳ω相的析出,进一步提高合金T1-[Ti-Zr14](Nb3)的BCC-β结构稳定性;然而当Ti进一步替代合金中的Nb时会降低合金T3-[Ti-Zr14](Ti2Nb)的BCC-β结构稳定性,导致大量ω相的析出,使合金在拉伸过程中发生脆性断裂。(3)Zr、Ti、Hf、Nb近等比例混合会使合金H3-[Ti-Zr8Hf4Ti2](Nb3)具有单相BCC结构。BCC-β系列合金展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σYS=540~662 MPa,σUTS=588~754 MPa,δ=14.2~15.6%,E=57~71 GPa)。其中合金H2-[Ti-Zr8Hf6](Nb3)由于少量的?相在BCC基体上析出,因此具有更高的强度(σYS=662 MPa,σUTS=754 MPa)。(4)O的添加会同时提高合金H3-[Ti-Zr8Hf4Ti2](Nb3)的强度和塑性,其中H3-1.8O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σYS=966 MPa,δ=15.1%)以及良好的阻尼性能(tanφmax=0.024),这是由于O的间隙强化、有序络合物的形成、低弹性模量以及O原子带来的Snoek效应共同的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核电行业中结构材料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尤其是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中现行的Zr合金核燃料包壳与高温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而导致严重的负面效应,因而为了提高核电安全性急需要一种高稳定性的材料能够代替Zr合金包壳。目前几种主流的候选包壳材料中,Fe-Cr-Al系铁素体不锈钢因其良好的抗高温蒸气氧化性能,最有望替代现行的Zr合金包壳。然而,常规的Fe-Cr-Al系不锈钢在高温下会发
具有高精度和高壁厚均匀性要求的弱刚性曲面构件是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中的典型样件。但由于在直接获取曲面壁厚信息时,不能同时获得在法线方向上内外表面的测量点,而利用涡流及超声波技术进行壁厚测量,其测量精度无法保证。因此迫切需要对曲面壁厚检测技术以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技术和基础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试验验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弱刚性曲面构件壁厚测量方法,然后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各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及控制,最
偏滤器是未来核聚变堆的关键部件,由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和热沉材料组成,承受可高达几十MW/m2的热负载和高通量的粒子和中子辐照。热沉材料需具备高的导热性、高温力学稳定性和耐粒子、中子辐照性能。现有的沉淀硬化型和弥散强化型工业铜合金均不能满足未来聚变堆偏滤器的服役性能要求,先进热沉铜合金的微结构设计和制备技术是当前偏滤器材料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提出利用非晶中间合金,熔铸制备氧化物弥散强化型铜合金的
钛及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和耐腐蚀等诸多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然而传统钛合金通常表现出较低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较差的加工硬化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钛合金进一步的工程应用。近年来,具有孪生诱发塑性(TWIP)效应的β型钛合金因其良好的塑性和显著的加工硬化效应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该类型合金较低的屈服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关键结构件中的应用。
球形金属微粒子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增材制造、粉末冶金、电子封装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重要的工业材料。金属铜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传统方法制备的Cu粒子由于制备粒子的粒径和凝固热历史很难控制,粒子的内部组织差异较大,难以满足电子封装和增材制造等领域的要求。本研究利用脉冲微孔喷射法(Pulsated Orifice Ejection
激光熔覆弯板同步成形技术是借助高能激光束将待熔覆金属粉末与基材冶金结合,从而获得具有优异表面涂层性能同时基板发生一定曲率弯曲的特殊零部件的工艺技术。其中垂直于扫描方向的各截面成形角度非一致是阻碍激光熔覆弯板同步成形技术工程应用的一个技术难题,其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尺寸、精度以及装配性能。为了清晰的认识成形角度非一致性的形成机制,以及在采用该工艺技术时达到控制并优化成形的效果。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
激光清洗具有非接触、绿色环保无污染、不损伤基材、适用范围广等一系列优良特性,是一种新型高效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洗手段。FV520B是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常用于制造风机叶片、叶轮及转子等部件。以FV520B为材料制造的大型离心压缩机叶轮装配过程中多采用热装法实现过盈配合,热装过程由于叶轮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色。采用激光清洗去除FV520B钢高
作为煤矿产量大国和消耗量大国,地下采矿和露天矿开采活动频繁不可避免的导致地表产生移动和变形。由于土地利用空间紧张,地表移动和变形往往波及到矿区周边建筑物,而邻近矿区的建筑物类型多为自建砌体和框架建筑物,对地表变形反应敏感且易发生结构破坏。为对地表变形造成的损失进行预防,需对建筑物在所在位置地表变形下的损伤等级进行预测。相较于以建筑物变形指标作为衡量损伤等级的标准,本文从建筑物产生损伤的一般性原因出
大型矿井提升机担负着矿井内的提升、下降等运输任务,是矿产业中最常用的设备,而天轮在大型矿井提升机中担负着支撑与引导钢丝绳的作用,是主要的受力承载体之一。随着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大型矿井提升机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设计方法过于考虑安全系数,导致天轮的质量在不断增加,这也就带来了成本增加、效率降低和安全隐患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天轮进行轻量化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型矿井
闭孔泡沫金属材料凭借优良的吸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防爆抗弹、碰撞冲击等工程领域。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为研究闭孔泡沫力学性能提供了新途径,准确建立闭孔泡沫金属细观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是仿真研究材料及其结构件各力学性能的关键环节。本文分别对随机胞元分布传统闭孔泡沫铝和复合金属泡沫铝两种材料构建了表征细观孔隙结构特点的几何模型,同时分析两种闭孔泡沫金属在准静态单轴压缩载荷下的变形失效过程,获得相应的压缩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