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联合化疗方案与传统化疗方案在初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血液内科收治96例初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接受DAC联合化疗方案(联合IA/DA 27例;联合CAG 31例),38例患者接受传统化疗方案(IA/DA 23例、CAG 15例)。对比两组的疗效、不良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联合化疗方案与传统化疗方案在初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血液内科收治96例初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接受DAC联合化疗方案(联合IA/DA 27例;联合CAG 31例),38例患者接受传统化疗方案(IA/DA 23例、CAG 15例)。对比两组的疗效、不良事件及生存情况。结果:DAC组和传统化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03%和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AC和传统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5.56%和26.3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DAC组和传统化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和10个月,1年OS率分别为40.91%和30.43%;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DAC组与传统化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6),认为在同一随访时间内,DAC组可改善老年AML患者的生存率。根据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预后分层,在预后中等核型中DAC组和传统化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和46.47%,DAC组和传统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6.1%和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指标进行AML危险度分层,在预后中等组中,DA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化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91.47%vs 47.06%,P<0.05);在预后不良组中,DAC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传统化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58.06%vs12.50%,P<0.05)。DAC组与传统化疗组常见不良事件为骨髓抑制、感染、粒缺伴发热,其他不良事件主要为胃肠道不适、药物性肝损害、心功能不全、出血等,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IA/DA、CAG方案相比,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初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率、改善生存。对于具有预后中等核型、AML危险度为预后中等及不良的老年AML患者,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也表现出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骨髓抑制和感染,但基本可控。
其他文献
目标: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第二高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3%,并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本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DNA甲基化在P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寻找可以作为PCa诊断及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从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下载PCa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转录组数据,DNA甲基化数据,利用R软件对DNA甲基化数据与转录组数据
In this paper, we have proposed a novel encryption scheme with chaotic process based on Enigma. The encryption scheme takes the advantage of the approximate non-linear mechanism of original Enigma, wi
目的: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是肾癌中最常见的类型,本研究旨在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列线图来方便评价ccRCC患者的预期生存。方法:将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的ccRCC DNA甲基化的数据和转录组的数据进行依次分析,分别得到了DNA甲基化驱动基因(DNA methylation driven gene,
目的:探讨术中额窦开放不同处理方式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159例术中额窦开放患者。查阅相关资料,统计额窦处理方式,同时记录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天数、引流管放置以及术后是否有颅内感染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额窦开放不同处理方式和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9例术中额窦开放患者,其中术
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其致癌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增强子RNA(enhancer RNAs,e RNAs)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并确定可能的PCa生物标志物。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通过bootstrapping、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
目的:探索嗜铬细胞瘤患者皮质醇激素分泌水平以及其与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醛固酮瘤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检索获得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和所需病史信息,共收集到嗜铬细胞瘤患者37例、肾上腺醛固酮瘤患者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2例,以嗜铬细胞瘤组为基准组,年龄
目的:碳酸酐酶Ⅸ蛋白与多种肿瘤如头颈部肿瘤的进展和生存有关。但肾细胞癌是个例外。根据目前已发表的文献,RCC中CAⅨ的预后价值在之前与患者的生存有关。本研究旨在纠正先前的结论。方法:本研究已在PROSPERO(CRD42020160181)注册。对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检索,以检索到2019年12月之前的原始研究。共回顾了27项研究,包
目的:检测错配修复缺陷、PD-1和PD-L1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三者与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存档石蜡标本102例,查阅并记录相应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等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指南将乳腺癌分为4种亚型,其中Luminal A型26例,L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OX2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年龄、绝经状态、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评估病情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治疗的7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及术后标本,年龄35~65岁。所有患者合并症
目的:1、研究中心体分离相关激酶2(never in mitosis gene A related kinase-2,NEK2)、抑癌基因P53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分析NEK2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3、分析宫颈癌组织中N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