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的大量涌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量中小型企业通过空间集聚降低信息的“搜寻”成本,并构建企业间分工网络以共享创新成果,由此形成以马歇尔外部经济上升为特征的集聚经济。但随着集群的发展,创新成果的外溢将导致集群内企业倾向于“搭便车”(Free-ride)。当集群创新达到一定水平时,群内企业争相模仿的行为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创新机制因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而出现“囚徒困境”,外部经济则会由升转降,从而构成了制约集群发展的“瓶颈”障碍。研究如何化解这一障碍,“逆转”集群外部经济的下降趋势成为亟待研究的紧迫课题,这对于实现集群动态比较优势增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剖析浙江义乌集群这一典型案例后发现,产业链治理可有效逆转集群外部经济的上述下降趋势。即以产业链下游治理为基础,依托下游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大推动上游研发环节优化;而后,通过上游研发环节效率的提升导致中游制造环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取;再由此反作用于下游销售环节,进一步促进集群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大。具体途径包括:(1)在产业链下游通过实施“微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形成“洼地经济”效应,扩大市场规模,从而提升交易效率和企业间分工水平;(2)下游市场规模的扩大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的总利润,使得上游研发投入增加,知识产权维护的效率因相关费用分摊机制的形成而获得提升。同时,对于销售渠道的拓宽有利于企业及时掌握消费需求的变动信息,可早期修正设计参数从而改进和优化研发环节,降低研发风险,进一步提升研发环节的效率。(3)上游研发环节效率的提升对促进中游制造环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取有利于提升产品差异化程度和性价比,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多样性的需求,进一步促进集群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大。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协同互动,链内环节内和环节间的外部经济均得以增加,故可实现外部经济从“由升转降”到“由降转升”的逆转。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作为一揽子要素配置的主体,通过“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使其才能得到内生性拓展,进一步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和集群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大。由此导致,集群分工深化,高级要素积累加快,要素禀赋结构提升,集群动态比较优势获得增进。在探索上述机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度和分析,初步估计与验证集群外部经济呈现“N”型变动状态,表明通过产业链治理可以逆转集群外部经济的下降趋势;(2)在产业链下游销售环节,“微利多销”的经营策略的运用增加了企业总利润水平,符合“拉弗曲线”原理;(3)以下游销售环节治理为基础的产业链治理可显著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加快人均资本的积累速率,提升要素禀赋结构;(4)企业家才能的内生拓展可改善企业经营绩效,使得集群动态比较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