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提到新闻发言人这个称谓,人们已经不再感到陌生。新闻发言人是中国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危机状态下,新闻发言人在塑造现代政府形象上起到了日益显著的作用。鉴于目前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论文多数还停留在工作总结和经验介绍的层面上,本文拟从中外对比的角度,借助新闻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理论上地讨论和深入。新闻发言人不单单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种制度。本文所论述的新闻发言人,是狭义上的,指的是政府新闻发言人。政府新闻发言人是相对于企业及其他社会单位的新闻发言人而言的。在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是总统的代言人,总统依赖发言人宣讲政府的各项政策主张,维护自身的形象。美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出现于十九世纪初,由于起步较早,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现晚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发展很快,这与我国政府重视对外形象、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不能分离的。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三个层次、三种方式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的定时、定点、定人制度还在进一步的建设中。对中国和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发展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有助于与我们对其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具体分析了中美新闻发布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对比中看到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特点和不足,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贡献之所在。一方面,我们将“把关人”的源头分析到政府新闻发言人。在现代社会,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社会信息,政府新闻发言人在进行新闻发布时,实际将“把关”把在了媒介组织之前。“把关人”有两种性质的行为,即信息疏导和信息抑制。美国政府实行的是信息疏导,在关键时刻,这种方式往往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渡过危机。而中国实行的是信息抑制,虽然在对内和对外的新闻发布活动中,这种方式多次令政府陷入被动的尴尬境地,但是历史还在反复地重演。另一方面,媒体是新闻发布中的特殊受众,当政府新闻发言人对公众关心的重要信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时,媒介和发言人实际上形成博弈关系。在博弈中,美国媒体到位,而中国媒体缺位。媒体有环境监测的功能,也有信息知情的权利,放弃了权利和责任,媒体存在的意义何在?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在于:首先,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自由、公民的知情权、信息公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传媒发达的时代,政府对负面信息进行封锁,试图通过对负面信息不报、少报或者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方式来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是行不通的。国内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责任追究体系上还有待完善,应及早建立规范化、透明化的制度保障。其次,媒体和政府应该各司其职,社会需要传媒承担起环境守望者的角色,能够为持不同的意见人群提供话语表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