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熨斗古镇位于秦巴山区腹地,安康市石泉县西南部,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周边自然环境要素多样,陆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汉江流域场镇群中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古镇之一,也是“川楚商道”上重要的商业贸易型场镇。2014年熨斗古镇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整个场镇肌理、周边自然环境、街巷体系以及当地特色民居建筑都展现了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极具保护意义和保护价值。然而在其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风貌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与矛盾,究其原因是对于古镇的发展规律和基础性的研究不足等,即对古镇的本质,特别是空间形态的规律认识不足。空间形态是认识聚落发展规律的重要载体,对熨斗古镇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相对匮乏,造成了很多发展上的误区。因此,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空间形态的基础理论,结合实地调研考察,古镇空间形态生成的内在原因和空间结构的剖析,展开对熨斗古镇空间形态特征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首先基于空间形态基础理论提出了层次性、整体性的研究思路。建构熨斗古镇空间形态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三个层级的研究框架,接着分别对这三个层级下空间形态进行深入剖析。从宏观层次出发,即熨斗古镇整体空间形态,结合古镇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和构成要素,以及古镇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古镇从点、线、面三方面进行整体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在中观层次下对古镇的内部空间的影响因素的梳理,分析了街巷空间的构成要素、空间功能和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建筑群落的布局特点;从微观层次中把握古镇建筑的组合方式、平立面形制特征和建筑构造等方面,对重点实例进行了实地测绘、量化研究。然后,通过对熨斗古镇空间形态三个层级下全面系统的解析,挖掘古镇空间形态的本质特征。继而辨析其层级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古镇空间形态各层级之间“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影响关系和互动机制。最后在本文主要研究部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针对熨斗古镇空间形态的保护策略应从不同层次进行,同时也要注重对层次相互关系的系统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