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是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的病原微生物.它的致病机制被认为与其外膜蛋白(OMPs)有关.研究表明,外膜蛋白LipL32和OmpL1是其优势抗原.本研究通过计算机预测程序ProPred和ANTIGENIC预测到LipL32和OmpL1的各2个既具有MHC结合肽特性又有B细胞表位(Bcell epitope)特征的肽段,作为生物学实验的候选肽段.应用PCR技术合成包含以上候选肽段的3种重组表位基因片段.克隆PCR产物,构建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表位基因序列中没有出现移码和碱基置换.进一步将重组表位基因克隆到pGEX-5X载体,获得表达质粒,在BL21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3种融合蛋白均获得高效表达.经优化诱导条件,用GSTrapFF 1ml纯化柱纯化获得2种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用MAT法检测经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的抗血清,结果显示,2种融合蛋白产生的抗体滴度分别为1/25和1/75.79.本研究预测了2个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的可能表位,成功地合成了3种重组表位序列,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并获得高效表达.纯化到2种融合蛋白,经体内实验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为相关蛋白的计算机预测、表位重组和亚单位疫苗等方面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