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森林郁闭度动态遥感监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郁闭度(FCC)作为反映森林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引起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对FCC的定量估算以及应用FCC进行森林生长状况评价均是全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鄱阳湖流域碳水循环对植被恢复的响应(40775061)”和“973”项目课题“近30年全球陆地生态碳源汇动态模拟及趋势预测研究(2010CB090502)”的资助下,基于2002-2003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数据,利用4尺度几何光学模型定量反演了江西吉安地区的FCC,并对FCC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FCC与地表覆盖类别之间关系以及高FCC林区的空间格局分析。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选择反射率、多种植被指数以及数学变换后的参量作为备选因子,利用AIC准则对变量进行筛选,最后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的FCC遥感估算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遥感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为了保正建模效果需要剔除部分变量,AIC准则可以很好地对变量进行筛选,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FCC模型的估算精度达到86%,可作为基于4尺度几何光学模型的FCC反演的验证基础;研究区内FCC较高,有47.8%的FCC大于0.7,但空间差异明显,西部和东部山区FCC高于中部丘陵森林的FCC。(2)利用4尺度几何光学模型,定量地反演了2002-2003年和2008年吉安地区的FCC,对2002-2003年和2008年吉安地区FCC的地域分异规律与时间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空间分布上,赣江东西两岸近河岸的地区FCC总体较其它地区低,主要因为吉安市区及其它县城均位于河流两岸,该地区受人类影响较大,且用地类型主要以城镇、农村居民点、耕地以及园地为主;离河岸越远,FCC逐渐升高,这主要因为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变小,地表覆盖类型主要以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在时间变化上,2002年至2008年,FCC平均值由0.55上升至0.60,表明研究区的植被恢复明显,但各市县的FCC差异较大。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FCC平均值较高,均超过了0.6。混合林地和常绿灌木的平均FCC均小于上述三种地类,平均值小0.1至0.2左右。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鲫鱼(Carassius auratus)原生殖细胞的迁移、生殖嵴形成和性腺分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对照组(23~25)℃和高温组(30±1)℃鱼苗性腺组织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