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皮肤具有重要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屏障功能,皮肤创伤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均与皮肤屏障的丧失有关,尽早修复缺损皮肤并最大可能恢复功能与外观已成为治疗重要目标。传统修复方法有:自体植皮、同种异体植皮、异种植皮和人工合成皮肤产品的应用。但由于供区不足、免疫排斥及传播疾病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寻找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一直是临床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真皮在皮肤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来构建真皮替代物尤为重要。羊膜的研究由来已久,应用羊膜来构建软骨、角膜、周围神经桥接物、肌腱、血管及皮肤已见报道,而应用脱细胞羊膜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真皮比羊膜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脱掉细胞成分使其无免疫原性,所含的Ⅰ、Ⅳ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及硫酸肝素蛋白多糖等成分有利于细胞的黏附、移行及上皮化,防止细胞凋亡;此外它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易于处理和保存。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其中胚胎干细胞因涉及伦理学问题导致研究应用受到限制。较常用的成体干细胞目前主要包括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但BMSCs的提取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采用吸脂术获取ADSCs具有对供区损伤小、风险低、容易获得、易于培养、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等诸多优点。此外,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ADSCs可以被诱导为脂肪、骨、软骨、肌及神经等前体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因此是理想的种子细胞。本实验我们将研究人脱细胞羊膜(HAAM)与ADSCs的生物相容性,并探讨HAAM负载ADSCs构建真皮替代物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可能性。取健康4月龄SD大鼠,体重250-300克,雌雄不限,麻醉、脱毛、消毒,于腹股沟处获取脂肪后进行AD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传代;取第3代细胞常规HE染色,行CD44、CD49d、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应用物理和酶消化法处理人羊膜获得HAAM, HE染色验证细胞成分去除干净,扫描电镜观察HAAM的结构特征。将鉴定后的ADSCs以2.0x 105/cm2的密度种植于HAAM上皮面,体外共培养1-5天后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和MTT检测。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建立背部全层皮肤损伤模型。A组创面植入复合ADSCs的HAAM, B组创面单纯植入HAAM, C组创面纱布常规包扎,术后行大体观察,于1、2、4周计算创口愈合率并取创面皮肤进行组织学观察。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常规HE染色可见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为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明第3代ADSCs表达CD44和CD49d,不表达CD34。人脱细胞羊膜行HE染色未见细胞残留;扫描电镜下观察HAAM两面具有不同的三维结构,上皮面的主要成分为网状纤维,较为致密,纤维相互交织呈网状;基质面的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较稀疏,外观长而卷曲,呈波浪状,未见胶原纤维发生融合、断裂、和降解。HAAM种植ADSCs共培养3天后电镜下可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胞体肥大呈长梭形隆起状,胞膜外绒毛致密而略有弯曲,胞体下方形成丰富的伪足牢固黏附于HAAM上;MTT检测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吸光度无显著差异,HAAM对ADSCs体外增殖无抑制作用。动物模型移植术治疗后,组间创面愈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表明A组创伤愈合速度快于B、C组;A组CK19(细胞角蛋白19)的表达亦显著高于B、C组。实验结论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羊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应用二者构建真皮替代物对全层皮肤损伤具有很好的促愈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