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认同是就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它蕴涵着内省性和建构性,是主体通过相互的社会交往使自身的价值观念重新定位的过程和结果。因为自我认同是对人自身价值的一种思考,因此自我认同的内容与生存感以及自我追求息息相关,并且自我认同的过程将会伴随着个人的思考而贯穿人的一生。自我认同的过程受社会的极大影响。例如,明治维新前的传统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提倡集团意识,个人处于较稳定的等级社会里,对自我的认识虽然有局限性但是同时也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明治维新后,受东西文化与社会变革造成的冲击的影响,旧有的传统中为人们提供安全的框架与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个人对自我的关注度也会大大提升。因此处于这样社会之中的宫泽贤治,在创作童话时体现了对于“自我”主题的持续关注。宫泽贤治自1918年起开始在家人面前朗读《蜘蛛、蛞蝓和狸》《双子星》,这被认为是宫泽贤治开始童话创作的起点。从1918年到1933年,宫泽贤治始终坚持童话创作的形式,“自我认同”是他童话创作中的重要的主题。宫泽贤治塑造出来的童话中人物的“自我”是不断变化。本文以宫泽贤治的自我认同过程为内在线索,以不同时期宫泽贤治童话中的人物的自我认同的表现、变化过程为核心,对宫泽贤治的童话进行总体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正中后期以及昭和初期的历史背景下,宫泽贤治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对自身认识方面存在的内在困境以及心境变化,探索他在自我认同的过程中的精神路程,并指出正是因为宫泽贤治本人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加深,所以才能塑造出童话人物的越加深刻的“自我”。本文以1918年-1922年为第一阶段,1923年-1926年为第二阶段,1927年-1933年为第三阶段,分三个阶段逐一考察宫泽贤治对童话中人物“自我认同”的塑造,结合作品分析宫泽贤治自身在不同时期对“自我”的不同认知与构建,以期通过分析宫泽贤治对童话人物“自我”的不同塑造与态度,在个人经历与社会历史的相互关系的呈现中实现对宫泽贤治作品以及他本人的多方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