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种类繁多,具有树形丰富,花叶形态多样,色彩艳丽多变,花期长,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优质的野生种质资源。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野生杜鹃花资源,四川是该属的分布中心之一。由于多年的毁林开荒、修建道路、旅游开发、采挖大苗等经济项目的进行,同时又缺乏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措施,致使资源破坏严重、状况不清。然而,国内尚未从观赏价值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开展系统的种质资源调查和评价的研究,使其利用远远落后于世界园林发达国家。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的方法对四川野生杜鹃花资源进行调查。从2007年4月起先后3次对峨眉山、瓦屋山,康定折多山、木格措、跑马山、雅家埂、泸定贡嘎山海螺沟、燕子沟、丹巴党龄,小金、汶川的巴郎山、松藩黄龙等地的杜鹃花资源进行实地调查,设67个样地共243个样方,确定了其水平和垂直分布、蕴藏量、伴生植物、植被类型、生境特点和更新情况等资源现状,以及形态特征、花期、种内差异等资源特性。根据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的措施和建议,初步确定了受威胁的种类和地点。探讨了人为干扰对瓦屋山山顶麻花杜鹃种群的影响。为了避免盲目开发,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了定性和定量(AHP)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主要结果如下:1.四川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通过实地调查到野生杜鹃花属植物3亚属4组9亚组共32种(含2变种),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18种,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11种,马银花亚属(Subgen.Azaleastrum)1种,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2000-4000m的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甸中。根据受威胁的种调查和评价,初步确定了分布狭窄、蕴藏量小、更新弱、生境破坏严重的受威胁种类包括问客杜鹃(R. ambiguum)、淡黄杜鹃(R. flavidum)等4种,以及局部区域受威种松藩黄龙的栎叶杜鹃(R. phaeochrysum)1种,都需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并以资源的现状为基础,提出了杜鹃花资源保护的建议。2.在天然分布的种群中,栎叶杜鹃和绒毛杜鹃(R. pachytrichum)有生活型匍匐状的变异,硬叶杜鹃(R. tatsienense)和紫花杜鹃(R. amesiae)具有垂枝性状,山光杜鹃(R. oreodoxa)等具有树生的现象,以及隐蕊杜鹃(R. intricatum)等在花色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异,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新花卉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参考。运用样地调查法重点研究了优势种山光杜鹃、绒毛杜鹃的生境和资源状况,表明种群在不同地区样地中的生长状况和更新能力的差异是由其本身对生态环境中光因子的适应性和部分人为干扰所引起的,为后续的引种驯化奠定基础。3.通过对比不同干扰强度的样地和样方,研究了人为干扰对瓦屋山山顶麻花杜鹃的种群的影响:瓦屋山山顶麻花杜鹃种群年龄结构较为完整,幼龄级(ⅠⅡ基径级)个体比例占51.5%,属于稳定型结构。人为干扰对种群中的幼苗更新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干扰强度直接影响到了种群的近期生活强度,旅游开发对麻花杜鹃的种群产生了一定的边界效应,应对其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4.在资源调查和对影响评价要素充分分析的定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4个评价层次18个评价指标,建立了野生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层次分析(AHP)评价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对调查到的32种杜鹃花属植物进行评价和筛选。筛选结果表明紫花杜鹃、白碗杜鹃(R. souliei)等5种观赏性开发价值高,麻花杜鹃(R. maculiferum)、问客杜鹃等13种利用价值较高,筛选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合。同时对每种资源的园林用途予以评价。以上研究包括了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资源的生境适应性的研究、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的调查、资源的保护、资源的评价、优良育种材料筛选等内容,为野生杜鹃花属植物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