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谣谚的舆论传播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舆论是一种与人类历史相伴的客观存在。本文将谣谚、舆论作为研究对象,讨论的问题是关于中国古代社会谣谚的舆论特征。从历史纵向传承的角度考察谣谚形式舆论的溯源、流变、生成、消弭。追根溯源,汉民族特有的文化脉动、心理构成有其延续性,研究古代社会舆论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舆论的动向,因此,这种探索是有学术价值的。本文试图通过五章三十二小节的架构分析具有社会性的谣谚所反映出来的舆论特征。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试图从文献综述中提取出可供本文参考的理论基础,并对目前国内学者的谣谚、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以舆论学理论为基础,界定了中国古代社会舆论、谣谚的概念,明确了谣谚的研究意义,并对中国古代社会舆论进行了语源学探索,试图阐释谣谚与舆论的关系,明确划分何种谣谚可以归类为舆论,对具有舆论性质的谣谚进行限定。本章的论述为为后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第三章,从社会心理学切入,立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下,探讨谣谚舆论所体现出的心理特征,舆论主体和舆论对象的心理状态影响着舆论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二者在舆论活动过程中的倾向性正是源于心理因素的主导,本章对这种心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认为普通百姓基于“盲从心理”、“怂动心理”、“参与心理”的共同作用而积极投身到舆论浪潮中。第四章,关于舆论功能特征的探讨,社会谣谚对道德的规范、对社会的控制、对意见的整合、对个体的评价体现出汉民族独有的舆论风貌,汉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强烈的道德意识促使人们重孝梯,重然诺,形成了高度统一、高度一律的舆论环境。这种环境下,对社会群众的自身行为有较严苛的限制,舆论主体的语言、行为时常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对古代社会中舆论的传播状况、舆论社会影响做了分析,古代社会制度基于“家——国”的宗法伦理关系,形成了重私轻公的社会倾向,使谣谚舆论表现出过于关注个体而轻视公共利益的特征,社会群体对待舆论权威是盲目的崇敬畏惧,社会个体的意见表达呈现出萎靡、消沉的状态,与此同时,舆论表达渠道的不畅通,更加缩减了群众表达的能力与欲望。
其他文献
亚麻籽富含木酚素、α-亚麻酸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亚麻籽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
<正>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男子型脱发,是有遗传因素通过雄激素引起的有特征性款式的秃发[1]。随着人们生活步伐的加快,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脂溢性脱发发病率
葡萄是近几年来浙江省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水果之一。国际鲜食葡萄品种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是无核、大粒、安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葡萄的无核果率、促进果实膨大、促进保
目的研究药桑葚花青素对黑腹果蝇的寿命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根据果蝇培养基所含药桑葚花青素浓度不同,将果蝇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0(对照组)、8.16、27.27、112.5和514.28
<正> 过去评《三国演义》者,往往从“正统”立论。清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劈头一句就说:“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现代评论者多有指
滥用市场支配控制制度是反垄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我们不能忽视它的重要作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制度的设定旨在维护市场的自由竞争以及消费者的权
在人类对“器”的探索赋予了个体更大自由的今天,时代呼唤更轻盈、灵动、敏捷的组织,让人的个性舒展,潜力绽放,让人和人的连接更紧密,彼此更信任,让组织的合力战胜内耗。而新芽的破
报纸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同时文件对农业科技还进行了准确的战略定位,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社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这部修正案在刑法总则中对死刑进行了限制并且在分则中废除了一些死刑
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带给人们更为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使网络用户的私人隐私处于危险状态,尤其是现实中存在的网络服务商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