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与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负压引流与非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装置的选择。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共38例TKA术后使用非负压引流装置及负压引流装置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共入选20名患者,2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其中双侧膝关节置换患者6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14例。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分别为TKA术后使用负压引流(A组),TKA术后使用非负压引流(B组)。A组:共14例,女10例,男4例。B组:共12例,女8例,男4例。术前测量并记录患肢髌骨上极上方3cm处大腿周径,评估术前患侧膝关节功能记录KSS评分。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再次记录髌骨上极上方3cm水平大腿周径,将术前髌骨上极3cms水平大腿周径与术后该水平周径做比,所得比值用于评价术后肿胀程度;测量并记录术后48小时总引流量。对两组比例分别进行术后随访,评估并记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12个月时,膝关节KSS评分。最后,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负压引流与非负压引流的作用进行评估比较。研究结果:A组术后48小时引流量265ml-1050ml,平均517ml;B组术后48小时引流量300ml-960ml,平均453ml。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负压引流与负压引流相比引流量明显降低(p<0.05)。A组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KSS评分分别为临床评分:65.55±8.34、88.60±5.41,功能评分为63.34±6.75、81.45±4.86;B组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KSS评分分别为临床评分:64.66±8.15、87.95±6.17,功能评分为62.61±7.63、81.23±4.52。较术前的膝关节KSS评分明显提高(P<0.05),而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间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48小时膝关节肿胀系数分别为1.053±0.014、1.069±0.019,可见短期内非负压引流组肿胀较负压引流组明显;而术后7天时膝关节肿胀系数分别为1.038±0.018、1.039±0.013,表明肿胀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负压引流的作用未明显优于负压引流。选择使用非负压引流时,可联合其他方法(如改善手术技术、使用氨甲环酸等)减少术后出血,缓解局部肿胀,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