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一方面,纪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异军突起,掀起声势浩大的纪实浪潮;另一方面,规模空前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化运动席卷全国,形成纪录片收视高峰。然而,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对纪实节目兴趣的降低和中国电视台市场运作的深入,中国纪录片陷入暂时的困境。在整个90年代中,中国纪录片不论从文化形态、传播效果,还是从价值观念与创作手法上都经历了迅速而深刻的变化。 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风起云涌,与这一时期特殊的文化生态是密切相关的。90年代的三种主要文化决定了中国纪录片有三种主要形态:主旋律纪录片、大众式纪录片、精英式纪录片。这三种纪录片形态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碰撞与对抗、容纳与渗透之后,日益明显地凸现出各自的特点。 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低迷与中国电视的空前高涨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中国纪录片在90年代的发展几乎全都在电视媒体上完成的,而与电影无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两种媒体因自身特征的不同而在当今社会中起不同的作用,而电视纪录片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纪录片具有双重任务:提供认知信息、提供审美对象。前者为了满足人们了解知识的需要,而后者则为了满足接受者情感上的需求。90年代中国纪录片创作在把握纪录片的双重任务时往往陷入误区:极端夸大纪录片双重属性中的某一种。 成熟的纪录片不论在内容、视角还是具体手法方面,都应是多元而不是单一的。只有改变纪录片创作的单一化局面,中国的纪录片才能在新的世纪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