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夜间照明的增加,众多鸟类受到人工照明的影响,各国学者已开展相关研究。中国的夜间城市照明工程量已位于世界前列,同时中国鸟类资源丰富,且处于重要的全球候鸟迁徙通道的中转站。故由人工照明导致的生态问题在中国尤为突出,却鲜有研究。在鸟类众多行为中,最易受到夜间人工照明影响的当属寤寐节律。本研究继前人研究,进一步扩充研究物种,选取天津地区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广泛地受到光污染影响的黄雀和黄眉鹀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内设置实验箱,使黄雀和黄眉鹀在特定人工LED光环境中生活,设定2mW/m~2,5 mW/m~2,10mW/m~2三种强度的橙、黄、绿、蓝、紫、白光的人工光环境以及天然光环境,统计黄雀和黄眉鹀寤寐节律特征指标量,研究人工光对黄雀和黄眉鹀寤寐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光下黄雀入睡辐照度阈值为0.47mW/m~2,觉醒辐照度阈值为0.27mW/m~2;黄眉鹀入睡辐照度阈值为0.39mW/m~2,觉醒辐照度阈值为0.62mW/m~2。提高人工光辐照度会使黄雀和黄眉鹀的入睡时间延后,使觉醒时间提前,睡眠减少量增加,夜间惊醒率增加。不同光色人工光对黄雀和黄眉鹀影响不同,对于黄雀,绿光影响最大,而橙光和黄光影响最小;而对于黄眉鹀,黄光影响最大,白光影响最小。对于同一辐照度或光色,黄雀和黄眉鹀的入睡与觉醒行为敏感度不同。可见不同鸟类物种受同一辐照度或光色的LED单色光的影响程度不同。本研究采用的鸟类光生态实验平台为后续该领域其他鸟类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得到不同辐照度及波长的单色光LED照明对黄雀和黄眉鹀的寤寐节律的影响规律,补充了鸟类与人工光关系的数据库,将促进生态照明工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