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排子油田,车排1井区八道湾组油藏是于2011年,4月25日射开八道湾组J-1b3层2567.0m-2576.0m井段压裂试油,3.5mm油嘴获得日产油16.6t的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车排1井区八道湾组油藏。为了高速有效的开发八道湾组油藏,有必要对其进行合理开发方式研究。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区为新发现的区块,前人的研究相对较少,基础比较薄弱,从静态地质认识到动态的开发规律,都缺乏系统完整的研究。本论文是以沉积岩石学、油矿地质学、油藏工程、油层物理以及油藏数值模拟为理论基础。从区域地层学出发,通过分级控制、旋回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的闭合骨架剖面,从而建立等时地层格架,为后期的开发提供基本的地质依据。区块的地饱压差较小,为了及时补充地层能量,因此采用早期注水的开发方式;在现有的动态生产资料及相关实验数据的的基础上,从注水效果评价、储层敏感性方面予以分析,为油田合理高效的开发提供依据。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经验公式预测了研究区的弹性采收率、溶解气驱采收率以及相关的水驱采收率,并通过校正相关经验公式,提出适合早期水驱开发砂岩油藏的C值预测法,综合多种预测方法提出相对较为合理的最终采收率。通过研究区最终采收率的预测可以为区块的产能建设、井网、井数以及注水井数、注水强度等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井网密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区的井网密度进行优化。通过交汇图法得出研究区的合理井网密度。一般相渗实验过程中采用多块样品,而由于取心井的位置不同或者同一取心井的不同深度等原因,样品的物性、岩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实验可得出多条相渗曲线,通过对多块样品的标准化处理,得出一条可以综合反映研究区渗流规律的相渗曲线;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对地质模型进行网格粗化建立了研究区的黑油模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对研究区代表性井补孔方案进行了论证,确定补孔方案的可行性;适当提高注水井的注水量,通过生产井的产能评价等确定适合油田开发的注水量、合理的注采比;对比不同采油速度条件下的油田压力变化、含水率变化、累计产油等指标从而确定合理的采油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