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缺损大小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与BMPR2基因的临床观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eb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缺损大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同BMPR2基因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14年3月20日至2014年10月2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7号手术室行心内直视术的50例先心病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根据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隔膜缺损面积分为大缺损组及小缺损组。分别抽取两组病例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BMPR2基因1-13号外显子并测序寻找变异点。结果:小缺损组发现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BMPR2基因10号外显子发生G→T、G→A杂合子错义突变(c.1317 G>T;c.1318 G>A),该位置变异将会导致BMPR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即:谷氨酸变为天冬氨酸、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蛋白质空间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构象改变。大缺损组未发现任何纯合子或杂合子有义突变。其次,共发现5例患儿发生BMPR2基因12号外显子1225位碱基发生G>A的单核苷酸多肽性改变。其中小缺损组3例,大缺损组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4例,轻度肺动脉高压1例。结论:1、BMPR2基因突变可能是小缺损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致病因素;2、携带BMPR2基因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易于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检测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早期关节软骨病损及疾病活动性和评价预后的价值研究。方法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检测210例RA患者
1956年Merrill等报道第一例活体供肾移植以来,活体器官移植一直是人类医学史上争议最大的医学行为之一。一方面,相对供体而言,他们在没有任何病痛的情况下接受一次器官切除手术,
目的评价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对鉴别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SCI、OVID、万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与氯沙坦联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伪手术组,自来水2ml/d灌胃,n=15)、心肌梗死对照组(梗死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