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策略,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热潮,所以生态校园已经成为协调校园文化、人文伦理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是一个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个高校都开始或者改建、扩建原有的校园,或者购置大面积的土地兴建新校区,这些都面临着校园规划的问题。因为这些新购置的土地大多在城市近郊,面积大,而且大部分是农田。所以在新校区的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手段来应对规划时涉及到的不确定性。为使其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在论文中引用“反规划”理论。本论文以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为研究对象,尝试“反规划”理论在校园规划中的应用,采用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等研究方法,以“反规划”理论为指导,对校园进行布局与分区;对其道路交通系统进行规划,并进行了静态交通设计;对其绿地系统及建筑布局进行规划;最后在校园的特色景观进行了生态设计。其主要研究结果有:(1)以“反规划”理论为指导,对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生态空间的现状进行调研,找出了主要的生态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利弊分析,划分了绿色廊道、绿色格网及绿色斑块,建立了生态基础设施,作为非建设区域并由此确定了规划用地布局。(2)依据规划用地布局,首先规划的校园的布局结构,行成了“一水、一轴、两带、九节点”的布局形式;其次对校园的功能分区进行了划分,确定了教学科研区、实验实践区、景观休闲区、学生生活区、家属生活区、体育活动区及预留用地七个分区。(3)建立了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首先对外交通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确定了方格网状的内交通道路布局形式,并进行了道路分级,然后对校园中主要的步行空间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静态交通进行了规划。(4)在保护及恢复的基础上,对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分析了校园中绿地布局及类型,并对其进行树种规划,并阐述了通过合理的配置方式以创造不同的植物景观。(5)对校园中的建筑系统进行了规划。首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及布局的进行了说明;其次对其进行了生态功能的设计。(6)在规划生态校园的基础上,分别对校园水体景观、绿地景观、广场景观及庭院景观进行了生态景观的营造。在水体景观中包括对水体净化处理及生态驳岸的营造、在绿地景观中对微地形的处理、在广场景观中铺装材料的使用及庭院景观中植物的设计中都应用了不同的生态技术手段,以此营造特色生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