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是语言中普遍使用的范畴之一,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比较”范畴的基础上,根据语义把“比较”分成“胜过、等同、不及、倚变”四个次范畴,并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汉语和朝鲜语“比较”范畴的表达形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 第一章绪论简要地叙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介绍了前人的本体研究与对比研究成果。 第二章主要对汉朝表“胜过”的比较句进行了对比分析。先从“比”字句与“”句表达格式入手,从类型学角度考察了两种语言使用比较格助词的位置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句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汉朝表“等同”的比较句表达形式的异同。“等同”比较句可分为完全等同——“跟……一样/”句,接近等同——“有……那么/”句,基本等同——“不比/……”句三种表达形式。 第四章主要对表“不及”的比较句进行了对比分析。表“不及”的比较句可分为“不如”句、“不比”句、“没有”句,朝鲜语均可用“”来表达,表“不及”的“不比”与表“等同”的“不比”有所区别。 第五章着重讨论了汉朝表“倚变”关系的动念比较句“越……越……/号”句与“越来越/”句的异同。 第六章集中讨论了汉朝比较句中比较项Y的省略问题。 最后为结语部分,包括结论和余语。结论部分对各章讨论的内容进行概括,余语部分提出了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本文以句式对比为重点,既注重语法形式,也注重语法意义;既有描写,也有解释。写作中力求做到了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