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比较”范畴表达形式对比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q_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是语言中普遍使用的范畴之一,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比较”范畴的基础上,根据语义把“比较”分成“胜过、等同、不及、倚变”四个次范畴,并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汉语和朝鲜语“比较”范畴的表达形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 第一章绪论简要地叙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介绍了前人的本体研究与对比研究成果。 第二章主要对汉朝表“胜过”的比较句进行了对比分析。先从“比”字句与“”句表达格式入手,从类型学角度考察了两种语言使用比较格助词的位置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句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汉朝表“等同”的比较句表达形式的异同。“等同”比较句可分为完全等同——“跟……一样/”句,接近等同——“有……那么/”句,基本等同——“不比/……”句三种表达形式。 第四章主要对表“不及”的比较句进行了对比分析。表“不及”的比较句可分为“不如”句、“不比”句、“没有”句,朝鲜语均可用“”来表达,表“不及”的“不比”与表“等同”的“不比”有所区别。 第五章着重讨论了汉朝表“倚变”关系的动念比较句“越……越……/号”句与“越来越/”句的异同。 第六章集中讨论了汉朝比较句中比较项Y的省略问题。 最后为结语部分,包括结论和余语。结论部分对各章讨论的内容进行概括,余语部分提出了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本文以句式对比为重点,既注重语法形式,也注重语法意义;既有描写,也有解释。写作中力求做到了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提出增加"学科核心素养模块",明确提出学生完成化学学科基础学习任务后学科素养所要达到的水平,强调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填鸭
近年来 ,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成为世纪之交中国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不管是回顾还是前瞻 ,不管是对旧观点的扬弃还是对新方法的倡导 ,千头万绪 ,最终还是要以
现代男子网球技术的发展趋向于精细化、全面化,底线型打法在比赛占据主要地位。在激烈的对抗中,由于网球运动员需要频繁地转换进攻与防守,导致了比赛中出现大量的多拍相持现
针对驾驶侧下饰板形状复杂、脱模困难等问题,模具结构设计了2个动模大滑块、2个定模斜滑块、8个动模斜推块的侧向抽芯机构,并采用热流道转普通流道和潜伏式浇口相结合的浇注
消化系统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消化道出血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由于内镜治疗消化道疾病患者具有安全系数高和创伤小等优势,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