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的法度与创造力——西藏昌都嘎玛乡唐卡画师的艺术实践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ppers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人类学对以往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静态模式产生质疑,使实践、感知、情感、创造性等与个体能动性关联紧密的议题成为学科研究的热点。在这一背景之下,艺术作为兼具激情与文化法则的一个领域,重新受到人类学的重视。而研究范式的转换,也使人类学对艺术的认知发生了重大转变。艺术不再只是被视为物品,而是被视为一套特殊的语用体系,在介入实践的过程中与社会、文化进行着互动和再生产。本文选取西藏昌都县嘎玛乡唐卡画师的艺术实践作为田野个案,尝试从唐卡被绘制的过程,探讨画师如何在佛教造像的法度约束之下发挥个体能动性与创造力,并关注唐卡艺术如何随着个体的创新和文化间的接触发生变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多重价值与意义的生产与表达。  在研究视角上,笔者尝试从技术和艺术形式层面开始,对唐卡的绘制过程进行深入解释,并将绘制唐卡这一过程置于具体的场景与文化感知体系中,努力将艺术实践者内部观念与行为与外部的文化与社会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对同一社群的多点田野调查,通过身体力行的艺术实践,从多感官的维度参与和体验嘎玛乡画师艺术实践,并在民族志书写中呈现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双方共同建构,使研究步步深入的田野工作过程。  本文由导论、六章正文和结论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从人类学对艺术实践的研究、学术界对唐卡的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梳理,结合田野调查,总结出自己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和第二章从共时和历时两条线索考察嘎玛乡与外界的接触情况,说明唐卡生产的场景和背景。一方面,在历史上当地就与外界进行着密切联系,在嘎玛乡传承的嘎玛嘎赤画派唐卡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另一方面,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嘎玛乡画师也在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场景中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从第三章到第六章则按照艺术的四重组织模式(观念、行为、作品和反馈)对唐卡的绘制过程进行再现。第三章讨论佛教造像的观念。在嘎玛乡的具体场景中,从绘画的观念、创作动因,去理解画师对形式语言的选择,进而解释佛教造像与造像量度、唐卡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对造像量度这一绘画法则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通过嘎玛乡画师对造像量度的各种学习方式,对不同版本造像量度论述的理解和参考,以及如何运用造像量度等方面的考察,探讨嘎玛乡画师对这一绘画法则的阐释和运用;第五章呈现具体场景下唐卡被绘制的个案,结合画师对绘画场所与合作人员的选择、对绘制对象的体悟和表达,以及画师的多感官感知等维度,探讨唐卡在不断被重绘的过程中,画师的个体创造力与绘画形式之间的张力;第六章关注画师对艺术作品的反馈问题。商业性唐卡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等事件引发了嘎玛乡画师对于什么是唐卡及什么是嘎玛嘎赤的思考,关注画师们在遭遇艺术、商品化时的自我审视,以及对于唐卡的未来的探索。  通过上述论述,本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在跨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和深入、西方艺术传统成为主导国际艺术界的当代场景下,能否坚持本土艺术传统反而成为对本土艺术家的挑战,遵循佛教传统的法度绘制唐卡成为嘎玛乡画师的一种能动选择。  其二,嘎玛乡画师将绘制唐卡视作修行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多感官来感知和体悟佛法的密义。在现实生活中,画师对于身居何处的焦虑、唐卡签名以及形式上的改变,却体现出他们在宗教、经济、艺术间进行着选择和平衡。但又因画师的发心这一看不见的内心活动,使这种佛教造像的唐卡既是艺术,又有别于普通的艺术。尤其是在这个唐卡艺术成为艺术市场交易品、收藏品的时代,正是坚持唐卡的宗教神圣性这一发心,增强了作为佛教造像的唐卡的价值。  其三,唐卡画师以绘画证悟佛法,历辈杰出画师根据法度的实践,都为这一绘画传统增加了新的注解。在嘎玛乡唐卡绘制实践中,优秀的画师是那些通过自己的体悟,去证悟法度,接近理想的人。尽管理想之美与实践之间总是存在差距,但仍有一些画师在不断地努力在法度中完成对自我的超越,实践永恒的信仰。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待可能性理论发端于德国,至今已经是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重要刑法理论。所谓期待可能性,就是能够期待行为人在行为当时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合法行为,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