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具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靶向性的适配子与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进行耦联,制备出一种具有AS靶向性的USPIO,同时探讨制剂可行性及用于AS诊断的效果。方法:以粒径为主要指标,通过考察USPIO不同的制备处方和工艺,确定纳米Fe304的最终制备方法,然后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通过硅烷化反应包裹在Fe304纳米粒表面,获得表面氨基化的磁性Fe304纳米粒并通过粒径检测、XRD、FT-I R及磁学性能检测等方法对纳米粒的粒径、晶体结构、化学键以及磁学性能进行表征;将具有靶向性的Oligo适配子与超顺磁性Fe304纳米粒耦联,利用HPLC监测反应过程中适配子与纳米粒耦联的程度,通过FT-IR确证酰胺键形成;研究冷冻干燥对所制纳米粒的影响。最后将制备的靶向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给予AS病变ApoE小鼠静脉注射,通过对小鼠各器官的病理切片研究靶向USPIO纳米粒是否到达病灶处。结果:1、对靶向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的理化特性表征可知:1.1、X射线衍射的图谱得出该纳米粒的晶型结构为反尖晶石结构;透过马尔文粒径仪、透射电镜的测量得出该纳米粒的大小在30nm左右;1.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光谱结果表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成功包裹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表面;且Oligo适配子成功与氨基化的Fe304纳米粒耦联;1.3、通过HPLC检测反应上清液DNA含量得出,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上清液DNA含量不断降低,表明羧基修饰的DNA和纳米粒上的氨基进行了反应,适配子成功耦联在纳米粒的表面。2、靶向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在体内外的研究发现:2.1、在六孔板中,泡沫细胞能吞噬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2.2、将该靶向纳米粒制成注射剂,注射进ApoE-/-小鼠体内,观察病理切片发现该纳米粒出现在小鼠体内的AS病变斑块处。结论: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超顺磁性Fe304纳米粒,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材料包裹纳米四氧化三铁,形成表面氨基化的超顺磁性Fe304纳米粒,通过酰胺反应成功与羧基修饰的适配子偶联,制备出新型动脉粥样硬化靶向纳米粒。通过对ApoE-/-模型小鼠的组织分布实验研究得出,靶向纳米粒在AS病灶斑块中出现;具备成为动脉粥样硬化MRI造影剂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