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流动是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住房是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合的必要条件。通过住房保障政策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城市融合以此提高城市化质量水平,这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将努力化解房地产库存,帮助农村居民在城市买房的应有之义。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摆在各城市面前的首要问题很可能变成如何吸引更多人口的流入,这也是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失衡的弦外之音。住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由于流动人口收入低,进入城市很难购买商品房,而保障性住房成为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重要武器”,能够显著地降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从而增加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因此大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造成了住房等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这可能也为城市吸引人口流入提供了一个良机。然而,在现有户籍制度和城市偏向政策下,保障性住房真的能够促进人口流动吗?基于此,本文在现有住房政策背景下,以住房市场供求理论为基础,从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房的视角,探究其对促进人口流动作用机制,试图为区域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制定合理的人口流动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研究保障性住房和人口流动问题,有助于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情景下人口流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然而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探讨和经验性检验还非常少见。本文将保障性住房和人口流动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详细分析保障性住房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机理。在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本文收集了我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流动数据和保障房有关的财政数据,进行保障性住房对人口流动影响的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基于传统引力模型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重点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保障性住房对人口流动有显著影响,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根据Lesage(2015)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释传统引力模型估计的结果,这种方法在研究中还没有被运用,旨在利用一个新的视角纠正以往引力模型研究中有关解释变量系数含义的一个普遍误差。然后,现有大量文献认为人口流动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地相互作用,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区域人口流动在空间上也存在显著地的空间相关性,基于此,为了验证当存在空间依赖效应时,保障性住房对人口流动的作用方向和大小,本文构建保障性住房对人口流动影响的空间计量交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这种模型还可测度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还进一步将31个省级行政单位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发达地区和一般地区,分别进行分区域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在相邻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地相关性,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对本地区人口流入有促进作用,还对其他地区有空间溢出效应,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低估保障性住房对人口流入的促进作用;分区域来看,发达地区保障性住房对人口流动影响的直接效应大于一般地区这一结果,一般地区大于全样本数据结果;保障性住房对人口流动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相同,然而这两种效应在一般地区内都不显著。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本文还运用了经济适用房数据和空间贝叶斯MCMC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本文的实证结果都具有稳健性。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认为:第一,各地区在吸引人口流入时,要综合考虑人口流动的区域竞争性、协同性和溢出效应。对于地理相邻地区,应该加强人口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的协同,放大区域合作效应。第二,各地区不仅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还要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增加扶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这也是政府“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第三,在充分考虑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研究保障房建设促进人口流动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新形势下各地区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从而采用“以房争人”手段来推动各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