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安徽省中老年女性HIV/AIDS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水平,探索中老年女性HIV/AIDS患者焦虑、抑郁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老年HIV/AIDS患者较多的安徽北部地区为调查地点,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县区共8个乡镇,对40岁及以上的女性HIV/AIDS患者和其同伴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生育信息,焦虑、抑郁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及CD4细胞数等相关信息。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使用R-3.5.1软件进行数据库整理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的形式表示,分类变量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使用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连续变量间相关性,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抑郁、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521人,纳入分析495人,其中HIV/AIDS患者240人,对照人群255人。HIV/AIDS患者组平均年龄(52.40±6.11)岁,文盲率为65.8%。HIV感染人群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既往献血者,占87.1%,平均治疗时间(11.50±3.69)年,44.1%的患者CD4细胞数超过500个/mm~3。非HIV感染者组平均年龄(53.30±7.23)岁,文盲率为57.8%。相比于非HIV感染人群,HIV/AIDS患者无伴侣情况更多(P<0.05),家庭年收入小于1万者占比更多(P<0.05),睡眠质量差检出率更高(P<0.05),视力差检出率更高(P<0.05)、听力水平差检出率更高(P<0.05)。HIV/AIDS患者抑郁平均得分(8.15±3.81)分,抑郁症状检出率61.4%;焦虑平均得分(51.40±9.84)分,焦虑症状检出率65.5%;围绝经期综合征平均得分(18.00±10.60)分,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8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围绝经期综合征得分两两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HIV/AIDS患者和非感染者在焦虑得分、围绝经期综合征得分相同时,患者组抑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在焦虑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存在焦虑的围绝经期中老年女性可通过中介变量围绝经期综合征间接对抑郁产生影响,多因素结果显示感染HIV是抑郁症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患者发生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有家庭收入低、抑郁症状、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睡眠质量差(OR=2.807,95%CI=1.260~6.421,P=0.012)、腿脚行动不便(OR=3.286,95%CI=1.363~8.514,P=0.010)、食欲差(OR=3.317,95%CI=1.398~8.357,P=0.008)。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处于45-49岁、睡眠质量差(OR=3.948,95%CI=2.087~7.678,P<0.001)、有焦虑症状(OR=3.499,95%CI=1.654~7.627,P=0.001)。相较于年龄高于55岁者,40~44岁(OR=0.065,95%CI=0.014~0.245,P<0.001),45~49岁(OR=0.218,95%CI=0.084~0.536,P=0.001)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风险较低,睡眠质量差、腿脚行动不便是HIV/AIDS患者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1)HIV/AIDS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65.5%,高于同地区年龄相似的中老年女性,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睡眠质量、腿脚行动能力、食欲、抑郁症状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2)HIV/AIDS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1.4%,高于同地区年龄相似的中老年女性,也远高于国内普通人群,感染HIV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有年龄、睡眠质量、焦虑症状。(3)HIV/AIDS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85.0%,高于同地区年龄相似的中老年女性,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有年龄、睡眠质量和腿脚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