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合成了新型接枝单体L-1-丙烯酰吡咯烷-2-羧酸(L-APCA),再以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采用固相接枝的方法制备官能化聚丙烯。借助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单体的化学结构;通过化学滴定法测定改性聚丙烯的接枝率;采用红外成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HPLC/TOF-MS分析、凝胶渗透色谱、接触角测试以及血小板粘附性能测试等分析方法对官能化聚丙烯的性能和固相接枝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碱性水溶液条件下以丙烯酰氯和L-脯氨酸为原料,合成新型不饱和有机酸L-APCA做为接枝单体,并采用重结晶的方法对其进行纯化,经过1H NMR和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得到了纯净的目标单体。以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二甲苯(xylene)为界面剂,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如总单体含量、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制备不同接枝率的L-APCA官能化聚丙烯,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在90~110oC范围内,接枝率随温度升高逐渐提高,在110oC达到最大值;接枝率随反应时间延长呈先增后几乎不变的趋势,由此可知,在引发剂用量为0.67g,反应温度为110oC,反应时间在30~40min范围内,单体质量比L-APCA/St=3/7时,可得到较高的接枝率,接枝率为14.27%。通过红外成像法,观察到官能化聚丙烯碳链上L-APCA基团分布较为均匀。经过极性测试发现官能化聚丙烯的极性明显的改善。采用HPLC/TOF-MS测试方法测定反应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的化学结构,进而推测出整个固相接枝过程的反应机理。整个固相接枝过程中,生成的聚丙烯大分子自由基存在三种反应,分别为交联反应,接枝反应(只接枝上St或L-APCA,同时接枝上St和L-APCA)和β-断裂反应。共聚单体St的反应活性高于接枝单体L-APCA的反应活性,接枝单体L-APCA和共聚单体St同时接枝到大分子聚丙烯碳链上时,St首先与聚丙烯大分子自由基反应,形成一个新的反应桥梁,形成带有St基团的聚丙烯大分子自由基再继续与接枝单体L-APCA进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