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语是一种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的结晶。大多数习语有着简洁的形式,但是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意义。习语使得人们的日常语言非常丰富,无论是教授还是农夫,乞丐或是雅士都或多或少会使用它。而且习语与普通的表达法不同,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之一,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社会历史生活画面。小说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它那出色的语言艺术,其中的语言里包含了大量的习语。从十九世纪至今,《红楼梦》已经被英译成多种版本,其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是一部最接近原著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 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有其独特的特征。而习语的翻译至今为止仍然是翻译的一个难题。如何翻译使得习语易于理解呢?如何翻译才能使得其中的形象在译入语读者的头脑中重现一个相似或者甚至是相同的形象呢?如何取得翻译的等效呢?这些都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尤金·奈达的等效理论以及杨氏夫妇在《红楼梦》中采取的翻译策略为基础,从各个角度研究了习语翻译,以此来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 本论文共包括五个章节。 第一章是理论综述,介绍了等效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本章第二节重点阐述了尤金·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介绍了其理论背景和特点。 第二章是对习语的介绍,详细阐述了习语的定义及其特点。 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其中细致探讨了杨氏夫妇翻译《红楼梦》中习语时采用的八种翻译策略,而这些策略可谓是求忠实与求等效的有机结合。它们分别是直译法,直译加注法,直译兼意译法,同义习语借用法,意译法,增译法,省略法以及粗俗语回避法。 第四章在以等效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指导下,系统地探讨了如何传递习语中丰富多彩的形象。 第五章指出了在习语翻译中取得等效的可能途径。首先,译者应慎重考虑形象,联想和意义间的关系。第二,译者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 本论文例举了大量《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例子,并以此来证明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