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酰磺胺酸钾及其原料双乙烯酮生产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有机物、氮磷含量较高,可生化性差。目前,国内处理此类废水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某双乙烯酮(安赛蜜)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微电解+Fenton氧化为主体工艺的预处理优化试验方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各工艺单独及组合运行时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出该废水预处理的最佳组合工艺。据此对该化工厂的废水预处理工艺提出改造建议,并对工程改造投资及药剂费用进行初步预算。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考察了废水处理站各处理工艺的实际运行参数,通过对各处理单元污染物去除效率进行分析,得出了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阶段通过实验室静态试验考察了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的各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第三阶段研究了三种工艺不同组合方式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出组合工艺的最佳操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铁炭质量比为1.5、进水pH值2.5~3、反应时间2h的工况条件下,微电解对COD平均去除率为45%;出水COD在449~981mg/L之间;在H2O2投加量为1.5mL/L、300r/min强度下搅拌反应40min,Fenton氧化后COD去除率可提高15%~20%,出水COD在298~807mg/L范围;混凝试验中,单独投加PAM能取得较好的沉淀效果,在pH值为7~8、投加量(阴离子型)为1.5mL/L,100~120r/min搅拌2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对COD进一步去除效果并不明显。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组合方式的最佳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微电解反应pH为2.5,反应时间120min,H2O2(30%)投加量1.5ml/L,反应时间60min,阴离子型PAM(1‰)投加量1.5ml/L;直接混凝工艺处理原水的最优反应条件为:PFS(10%)投加量1.0ml/L,阳离子型PAM投加量1.5ml/L,搅拌强度为100r/min,搅拌时间为5min;H2O2强化铁炭微电解反应中,H2O2投加量对COD、TP去除率影响最大。最佳的反应条件为:pH为2,H2O2用量2mL/L,反应时间90min。组合工艺在最佳的参数下运行,由连续15天的结果分析得出,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混凝沉淀联合工艺对该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COD总去除率能够保持在55%,TP去除率达到90%,NH3-N去除率大部分时候为负值,这是因为原水中的含氮有机物经处理后部分氧化生成了NH3-N。此组合工艺所需改造费用低,运行稳定,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研究可为同类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