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浪潮的风起云涌使信息资源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信息资源已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然而,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在带给用户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用户对那些更有利于或更方便其网络学术信息查寻的信息检索系统充满了期待;各类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及信息资源公共管理部门也希望通过信息资源(系统)的合理选购、用户培训等方式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对网络数据库开发商来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成功地将其推销出去,在用户需求分析、用户开发、系统问题设计诊断、品牌建设等方面,也期盼着有更好的成效。所有这些都强烈地呼唤着学术界对影响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促进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对策措施。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也成为继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后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内涵进行了具体分析探讨,借鉴在研究信息系统使用时较有影响的两个模型——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ask Technology Fit, TTF)的思想,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整合关系模型。TAM模型从行为科学角度解释信息技术的采用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成功,这一理论能够普遍应用于信息科技领域,解释和预测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TTF模型关注技术特性与任务特性之间是否有良好的适配,以任务特性和技术特性为自变量,以效率为应变量,用于解释信息技术对工作任务的支持能力。TAM与TTF理论分别从用户、任务和技术的不同角度来阐述其对信息系统效用的影响。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复杂性也同样取决于这三个维度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本文构建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整合模型将从用户、任务、技术三个维度来具体探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期找出明确、稳固的外部变量和干扰变量。在实证部分,本文针对网络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对测量指标进行操作化定义,并设计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379份的有效样本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探索了变量之间的效应关系,是对先前模型的有效发展。研究发现各影响变量能够很好地预测态度和行为意向,共同解释了行为意向变量,高于其他类似的实证研究,并得到了具有理论价值的研究结论。1.TAM模型中的有用认知、易用认知仍然是影响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时的行为意图和实际使用行为的重要解释变量,并且TAM模型中易用认知对有用认知的影响效应也进一步得到了验证,这说明TAM仍是一个具有相当活力的模型,能用于研究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行为。2.TTF模型能够弥补原TAM的缺陷,其中,任务技术适配对易用认知、有用认知、实际使用和利用效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任务与技术的适配更多的与网站设计质量有关,因而以TTF为导向改进网站质量是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并进一步拓展和验证了TTF模型的应用价值。3.信任、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对用户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有重要影响。虽然这三个变量并没有在原始的TAM与TTF模型中出现,但是与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在解释网络信息资源利用行为是具有显著的效应关系。实证得出信任对行为意图、实际使用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对有用认知、行为意图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行为控制认知对行为意图、实际使用正向的显著影响。以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为基础,本文进而深入探索提升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途径与措施为:以易用性为原则的网站界面设计;以增进有用认知为目标的信息内容保障;以TTF为导向的公共信息平台开发;以促进用户信任为根本的制度体系建设;以及以提高用户信息素质为目的的培训。全文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引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学界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研究现状以及TAM、TTF模型研究进展,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并概要说明论文的主体结构。第2章,全面系统地对影响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维度。对用户特征、行为特征、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从中汲取相关知识,为构建理论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TAM模型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分析。从理论来源、模型演变、相关理论、实证整合等方面系统研究本课题基础之一的TAM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现状,从中分析TAM模型及其衍生模型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借鉴价值。第4章,TTF模型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分析。从理论来源、发展演变、扩展模型等角度系统研究本课题基础之一的TTF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现状,从中分析TTF模型及其衍生模型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借鉴价值。第5章,在第2、3章的基础上,根据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维度,从TAM和TTF模型的适应性和整合的必要性出发构建了基于TAM与TTF整合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模型,明确模型中各结构变量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并进一步研究理论模型中结构变量的含义、特征,形成整个模型中变量的指标体系。第6章,理论模型在网络公共信息资源利用中的实证研究。通过分析网络公共信息资源利用的特征和第5章的指标体系,设计网络公共信息资源利用的测量题项和调查问卷,分析样本数据,对模型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以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归纳。第7章,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和对策。通过综合分析第6章实证分析中的验证结果,对提高网络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第8章,研究结论及展望。对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结论进行总结,简要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构想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