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中职旅游服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国家宣布将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组成文化和旅游部,实现了文旅融合,成为了当下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所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教育是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加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应对不同旅游背景下专业适应能力的培养,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动的需求;在文化与旅游全面融合的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化,中职院校急需优化调整旅游服务专业课程设置。本文首先分析了文旅融合的政策背景、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以及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明确中职生在毕业时的两大选择方向:就业或升学,再对国内外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旅游服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界定相关核心概念,理清文章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文章从两个调查方向入手,一是企业角度,选取无锡市L校为例,分析该校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结合企业相关需求,得出学校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进行课程设置时的影响因素,如学生就业岗位群需求、旅游人才知识技能需求重要性、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二是学校角度,通过与无锡L校旅游系教师的访谈,对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学校课程设置与文旅产业发展需要联系不紧密、学校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缺乏多元性。针对上述问题,根据中职生在毕业时选择升学还是就业的情况以及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从学校和企业行业的角度给出建议:课程设置要与文旅融合需求相结合,具有前瞻性;合理分配课时,优化课程结构;三方联动,实现共赢;多方协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智媒时代,信息的接入途径极大丰富,信息化成为主流。可视化是信息可读性的升级要求,可视化信息亦成为很多人接触频率最高的表达形式。所以目前可视化已然成为叙述的主体框架
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发展历史经验和十年科技攻关实践及生产潜力的调查和试验证明,该区域在资源潜力和技术潜力上有能力达到粮食自给。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连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