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的发病率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其死亡率更是高居第2位。以往,由于对胃早癌淋巴转移情况缺乏确切的认识和了解,在胃早癌的治疗中长期存在一个误区,即只有通过外科根治性手术清扫局部淋巴结,才能达成治愈早期胃癌的目的。但是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对于胃早癌认识的不断深入,内镜下早期胃癌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作为治疗胃肠道早期肿瘤的良好的治疗方法,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早期胃癌,虽然已被证实术后复发率较低,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伴随着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存在一定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住院费用等缺点。对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的胃早癌,ESD被认为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恢复快,术中、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较好地提高了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ESD与外科根治手术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术后整体生活质量、术后精神状态、术后睡眠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两者在胃早癌治疗的安全性、疗效、操作难易程度、病人生活质量以及卫生经济学效益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探讨早期胃癌的合理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可信的临床证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确诊为胃早癌并进行ESD的患者86例,另外,选择同时期确诊为胃早癌并进行根治性外科手术且资料完整的患者72例做为对照组。2.资料收集:统计记录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和手术资料,填写回收统计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uality of life index,QL-Index)、欧洲肿瘤研究和治疗联盟关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评分表30(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QLQ-C30)、医院焦虑抑郁评分(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SD组在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住院天数上均小于根治性外科手术组(P<0.001)。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在迟发性术后出血、穿孔两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这项上,ESD组显著低于根治性外科手术组(P<0.001)。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欧洲肿瘤研究和治疗联盟关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评分30(QLQ-C30)得分上,ESD组在总分(整体得分)和分项得分上显著高于根治性外科手术组(P<0.05)。在术后医院焦虑抑郁评分(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PSQI)得分上,ESD组显著低于根治性外科手术组(P<0.05)。结论ESD治疗胃早癌效果确切,与外科根治性手术相比,在术后并发症、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