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视域下的信任研究——对国家免检制度废止的社会学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信任危机日益严重。近年来,食品领域发生了多起安全事件,也印证了我国信任危机的严重性。2008年,以三鹿事件为导火索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重创了我国的乳制品业,导致国家免检制度的废止,更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民众对于制度信任的危机。   国家免检制度已经成为历史。回顾国家免检制度的八年历史,它确实起到了引导消费的作用,但是三鹿事件同时也暴露了制度设计的有限理性。   在本文中,笔者以符号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提出了“信任符号”的概念,指出了国家免检产品标识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国家免检产品标识这个符号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保持本体性安全的信任符号,对于拥有它的企业而言是一种符号资本。笔者分析了消费者对于国家免检产品的信任,是通过符号的意义传递、消费者对于信息加工处理、类型化和符号认同的路径建构起来的。同时,对这一符号建构起来的信任系统内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时空缺场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企业行为的不确定性,必然造成信任系统内的信息传递出现断裂和信任系统的崩溃,并以数据和访谈资料论证了信任符号缺失后社会中的恐慌和制度信任危机。最后,提出了在后信任符号时代重建制度信任的途径。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率已变得非常高。本研究试图探讨那些位于桑给巴尔岛的奔巴岛北部地区的中学学生发生越轨行为的原因。本文以社会控制理论、社会解体理论和社会学习
欣赏与评价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发展的价值在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学习评价,积累幼儿美术创作语言(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
期刊
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促使整个社会结构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分化与整合,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来到城市务工,成为我们所熟知
礼俗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固定的、得到社会认可的行为模式,它涉及到群体生活的各个方面。客家先民经过了千百年的漫长的移民生活后,才得以在南方各省定居
本文借助文化排斥理论,从农民工主体角度对文化排斥情境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研究表明,文化排斥是农民工市民化不可回避的情境,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关于同性恋人群的社会排斥关注极少,对同性恋人群的生存状况调查也并不多。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在当代社会中,社会排斥在同性恋人群的情感、婚姻生活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