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信任危机日益严重。近年来,食品领域发生了多起安全事件,也印证了我国信任危机的严重性。2008年,以三鹿事件为导火索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重创了我国的乳制品业,导致国家免检制度的废止,更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民众对于制度信任的危机。
国家免检制度已经成为历史。回顾国家免检制度的八年历史,它确实起到了引导消费的作用,但是三鹿事件同时也暴露了制度设计的有限理性。
在本文中,笔者以符号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提出了“信任符号”的概念,指出了国家免检产品标识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国家免检产品标识这个符号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保持本体性安全的信任符号,对于拥有它的企业而言是一种符号资本。笔者分析了消费者对于国家免检产品的信任,是通过符号的意义传递、消费者对于信息加工处理、类型化和符号认同的路径建构起来的。同时,对这一符号建构起来的信任系统内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时空缺场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企业行为的不确定性,必然造成信任系统内的信息传递出现断裂和信任系统的崩溃,并以数据和访谈资料论证了信任符号缺失后社会中的恐慌和制度信任危机。最后,提出了在后信任符号时代重建制度信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