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μm波段附近的近红外光位于光的大气传输窗口之内,对大气和烟雾的穿透能力强,保密性好,对人眼安全,在雷达系统、红外遥感、激光测距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掺有三价稀土离子Tm3+,Ho3+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引起了研究者们很大的兴趣,这是因为Tm3+和Ho3+离子能够发射2.0μm附近的近红外光。这种近红外光源在医疗,人眼安全的远程探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制备了 Ce3+/Er3+/Ho3+三掺的和 M4+/Er3+/Tm3+三掺的 Y3A15O12(YAG)荧光粉,对两种不同稀土离子及过渡金属共掺杂的近红外发光材料的特性与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熔盐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Mn4+/Tm3+双掺和Mn4+/Er3+/Tm3+三掺的YAG荧光粉,在455nm激光器激发下,获得样品的近红外发射光谱。对Mn4+/Tm3+双掺和Mn4+/Er3+/Tm3+三掺的样品中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并发现Mn4+,Er3+离子对与Mn4+离子对Tm3+离子的1600-2200nm近红外发光都表现出有效的敏化作用,但敏化通道明显不同。2.采用共沉淀-熔盐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Ce3+/Er3+/Ho3+三掺YAG荧光粉,仍然使用455nm的激光器进行激发。在Er3+/Ce3+双掺的YAG荧光粉中,通过调整稀土离子Ho3+的掺杂浓度,可以发现Er3+离子在1532nm的发光减弱,同时得到增强的Ho3+在2090nm的发光。这是由于Ce3+对Er3+敏化后,处于4113/2能级的Er3+离子可以通过能量传递激发基态能级的Ho3+离子到其517能级。与此同时,Ce3+,Er3+,Ho3+离子之间的交叉弛豫机制还能进一步增加了 Ho3+离子517能级的粒子数布居,从而最终有效增强了 Ho3+离子2090nm的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