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颈胸交界区作为颈椎向胸椎转变的交界移行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部位的病变损伤通常会造成颈部平面以下的神经症状,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截瘫。为了解除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恢复正常脊柱解剖序列,重建其稳定性,通常选择坚固的后路钉棒系统来处理下颈椎以及颈胸交界区的伤病,而在此处施行后路内固定时常常需要固定至颈7。由于颈7椎体侧块关节面角度较大,侧块本身薄而狭长,使用侧块螺钉固定并不稳固。另外在颈7横突孔内很少有椎动脉穿过,几乎无损伤椎动脉的可能性,因此具有良好三维稳定性及抗拔出能力的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成为了固定颈7的首选方法。由于颈7与颈3-6的解剖学差异较大,而现有的大部分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都是基于颈3-6的解剖标志,因此目前临床上暂无针对颈7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方法。本课题组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分析,提出了一种通过恒定存在的解剖结构定位的颈7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在颈椎标本上进行了准确性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使用该方法可恰好通过椎弓根长轴而不破坏椎弓根皮质,具有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但其临床效果仍需手术验证。目的在具有实验准确性的基础上将本课题组提出的颈7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运用于临床手术中,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重复性。方法本课题组根据临床数据观察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颈7椎弓根的置钉方法,该方法需在颈7后方一侧椎板上确定两个解剖标志点,分别为A点(颈7椎板上缘与上关节突内侧缘的交点),B点(下关节突外侧缘与横突内侧缘的交点),将两点的连线命名为G线,于G线的中外1/3点处放置颈7椎弓根螺钉可恰好位于椎弓根内而不易穿破椎弓根皮质,为此将该点命名为L点,即为颈7椎弓根螺钉置钉点。对既往使用该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行后路颈7内固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CT重建技术对手术患者的下颈椎以及内植物进行重建,统计在颈7椎弓根上所使用螺钉的长度、直径,与颈7上终板水平面的夹角(α)以及与椎体中线矢状面的夹角(β),判断螺钉位置分级(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皮质内为0级;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但超出部分未超过1.5mm为1级;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且超出部分超过1.5mm,但未出现与置钉有关的神经功能障碍为2级;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超出1.5mm,同时合并与置钉有关的神经功能障碍为3级),统计病人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及改善率以及并发症等指标,评估该置入点选择技术的安全有效性。结果共纳入27例已行颈7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成功随访18例。统计结果显示共使用35枚颈7椎弓根螺钉,均达到骨性融合。29枚螺钉置钉等级为0级,6枚螺钉置钉等级为1级,无2、3级螺钉;两侧置钉长度、直径、α、β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VAS评分分别为3.72±1.78、2.67±1.37、0/1.25,术前与术后1周、术前与术后3月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6月JOA评分分别为7.22±2.53、12.94±1.51、15.11±1.28,术后1周、术后6月的JOA改善率分别为(58.25±11.88)%、(80.23±13.49)%;统计相关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的患者6例,但均因椎管内肿瘤切除术需打开硬脊膜所致;无与颈7椎弓根螺钉置钉相关的并发症出现;无伤口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本课题对本研究组提出的颈7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进行了临床验证,认为该置钉技术操作简便,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