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抱行为(Embrace)是动物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从节肢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直到人类均有发生。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拥抱行为是一种特殊且重要的问候方式,通常表现为个体腹部相对、上肢互相搂抱对方身体同时头部互相贴近,被认为具有个体间冲突后和解的重要功能。本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以及连续记录法,对安徽黄山的野生雄性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的拥抱行为类型、发生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探讨短尾猴拥抱行为的社会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短尾猴的拥抱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无触摸生殖器拥抱(Embrace without touching genital)、触摸生殖器拥抱(Embrace with touching genital)和舔生殖器拥抱(Embrace with licking genital)。在所观察记录的268次拥抱行为中,拥抱行为的无触摸生殖器类型(N=115)和触摸生殖器类型最为常见(N=139),舔生殖器类型的拥抱行为最为少见(N=14)。(2)三种类型的拥抱行为在交配季和非交配季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X2=4.301,df=1,P=0.038);拥抱行为的无触摸生殖器类型(P=0.388)和舔生殖器类型(P=0.958)在交配季和非交配季无显著差异;拥抱行为的触摸生殖器类型具有显著差异(P=0.022)。(3)三种类型拥抱行为在发生环境上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x2=25.501,df=2,P<0.001)。拥抱行为的无触摸生殖器类型(P<0.001)和触摸生殖器类型(P=0.01)在非冲突环境下的发生频次均显著高于冲突环境下;拥抱行为的舔生殖器类型仅在非冲突环境下被发现。(4)三种类型拥抱行为在发生后个体间状态上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X2=61.329,df=3,P<0.001)。拥抱行为的无触摸生殖器类型发生后参与者间偏好于进行理毛(P<0.001)。拥抱行为的触摸生殖器类型发生后参与者间共食最多但无显著偏好(P=0.075)。拥抱行为的舔生殖器类型发生后参与者间近距最多,但也无显著偏好(P=0.672)。(5)拥抱行为与多个影响因素有关。首先,拥抱行为的类型与年龄有关。无触摸生殖器类型主要发生于亚成年个体中,触摸生殖器类型主要发生在成年个体中,舔生殖器类型仅发现在4至8岁个体间出现。随着年龄增加,无触摸生殖器类型减少(r=-0.844,P=0.035),触摸生殖器类型增加(r=0.910,P=0.012)。其次,在成年个体中,拥抱行为与顺位有关。在成年个体中拥抱行为常具有低顺位向高顺位发起的方向性;顺位越高的个体则接受拥抱行为越多(r=0.791,P=0.001);个体顺位的提升将使其自身接受拥抱的频次显著增加(Z=-2.654,P=0.009);顺位相似的个体拥抱发生频繁。最后,拥抱行为与成年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有关。拥抱行为发生越频繁,社会关系越密切(r=0.738,P=0.003)。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拥抱行为具有和解功能的观点,证实了拥抱行为的表达顺位认知和增强社会联系的功能。本研究可为短尾猴拥抱行为的功能分化提供基本资料,也可为社会关系的维持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亦也可为人类如何有效地维持社会关系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