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篇小说《恶吏》看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传统的传承与突破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xiwe8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文学流派不断变化发展的进程中,它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拥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究其原因,就是作家在创作时对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优秀传统的发扬传承和对表现手法的突破创新。希利拉尔·修格尔是当代印地语文坛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其作品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独立后印度社会的种种弊病,讽刺抨击印度社会的黑暗现实。其代表作《恶吏》是继《戈丹》之后最负盛名的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之一。该小说出版于1968年,一经发表,便震动了整个印度文坛。1969年,修格尔凭借这部小说荣获“印度文学院奖”。本文选择《恶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传统的传承与突破。
  本文由绪论、论文主体章节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为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概述。从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界定及发展概况,对其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第二章对修格尔的生平与创作及《恶吏》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章从针砭时弊的主题创作和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两个方面,分析《恶吏》对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传统的传承。第四章主要分析《恶吏》对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传统表现手法的突破。这个突破主要体现在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的吸收应用上。最后总结了前文的论述,强调印地语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性别歧视一直是语言学界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这一话题在国内外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研究。许许多多杰出的语言学家都曾经从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角度探索过性别歧视,他们的研究帮助和启发了我们理解许多不同种类的语言现象。  尽管前人关于性别歧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但是之前几乎没有人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索过这一话题。认知社会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
学位
本文研究华莱士·史蒂文斯基于感觉的诗性知识以及其中的实用主义哲学特征。现有史蒂文斯诗学研究虽有对其诗学中实用主义的探讨,但其感觉经验未被视为诗性知识的重要来源加以心理学与哲学的贯通研究。本文以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和实用主义真理理论为起点,就史蒂文斯诗论及诗歌,深入探讨其以感觉经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自我知识与世界知识的实用主义特征及价值。  论文主体部分的三章分别论述詹姆斯基于感觉经验的实用主义
奈达指出,语言一方面表现事实,另一方面也会扭曲事实,语言一旦对事实进行歪曲,则会出现语言视差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学现象,语言视差的形成与人类的思维模式及文化差异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视差在翻译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本文以政治文本为例,探讨语言视差现象及其翻译。  语言是一种符号,当出现符号本身和符号所代表的客体不对应的情况时,也会产生一种歪曲事实的效应。索绪尔提出符号是由所指(signified
学位
2018年3月22日,美方以301调查为由对华加征25%的额外关税,从此拉开了中美贸易谈判的帷幕并陆陆续续延宕21个月。由此造成的诸多不确定性逐渐蔓延至投资和技术领域,冲击两国经济前景和市场信心,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亦遭遇危机。令人担忧的是,尽管“美国优先”策略与全球化趋势及多边主义大相径庭,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却赢得部分民众支持。关于这一悖论的形成,尤其是其对华政策合法性何以得到美国民众认可的研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研究生的英语能力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研究生英语课是研究生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外语素质有深刻的影响。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首要环节,为课程建设提供正确的导向。作者通过随机访问和文献阅读发现当前研究生英语课程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且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
学位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渠道,微信公众号影响了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微信公众号作为宣传和服务平台,具有招生宣传、校园文化传播和思想建设等多种功能。微信公众号首页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传播平台,与电脑网页有着相似之处,其话语体现出多模态话语的特点。本文将沿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范式,对江西财经大学微信主页进行案例分析,重点探讨微信主页中的两种主要模态,即推文标题和封面图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
随着自身软实力、硬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跨国界交流的日益加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13年“中国大妈”首次出现于报纸媒体,这一特殊群体在国内外已引起浓厚兴趣。大妈的形象表征,不仅是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探究报纸媒体对中国大妈的社会行动者表征,不仅有利于深入解读这一特殊群体,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国外宣工作的开展。  作为一种分析性实践,批评话语分析并不是话语研究中的某种
《易经》被誉为百经之始和中华文化之源。这部经典之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西方广泛传播。迄今为止,《易经》的英译本已有100余种。其中,卫礼贤/贝恩斯英译本被誉为易学史上的“新约全书”。闵福德译本是最新的权威《易经》译本。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经历了“文化转向”,研究的视角从语言层面转变到了社会和文化层面。吉迪恩·图里结合前人描写翻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翻译规范理论。他认为,翻译是
译员的语篇意识与衔接手段的运用相关联,而偏误分析是指导译员正确使用衔接表达的关键。笔者回顾国内外对口译衔接及偏误现象的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发现,前人研究对象主要为职业译员和非职业译员,较少关注学生;此外,研究材料主要源于政府报告、记者招待会,较少取材于口译大赛,而学生在口译衔接表达方面的偏误较多。基于此,本研究指出学生译员常见的衔接偏误类型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今后的口译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学位
语言接触是历史的必然产物。韩国语非句法复合动词构式的产生与消亡不仅是韩国语语言系统内部自我调节、自身适应的结果,更是在汉韩语言接触中,汉字对朝鲜半岛民族在文化、心理甚至思维方式影响的表征。然而,目前韩国学界对非句法复合动词研究结果莫衷一是,非句法复合动词同样也未能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以韩国语非句法复合动词构式为研究对象,以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历时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在对韩国语非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