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5年(2015~2019年)提出“粮改饲”政策,鼓励发展种养结合的有畜农业。陇东地区是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重要部分。该区域“粮-猪”传统农业和“草-畜”草地农业两种农业生产模式并存的现状背后是否有其经济合理性,这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的投入产出是否具有效率,促进或限制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的技术效率的因素是否有改进的可能性,均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采用重点抽样结合随机抽样的方法,基于陇东地区134户农户调研数据,以研究区现存的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粮-猪”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草-畜”草地农业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和两阶段DEA-Tobit模型的方法,比较两种模式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明晰农业生产模式演变的经济机理,为陇东地区农户经营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现存草地农业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高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其收益率比后者高9.16%。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总成本1196.20元/头,总收益1389.62元/头,净收益193.42元/头,收益率为16.17%。草地农业生产模式总成本1392.02元/羊单位,总收益1744.51元/羊单位,净收益352.49元/羊单位,收益率为25.32%。(2)陇东地区现存草地农业生产系统并非现代化的草地农业,其生产模式下的经济效率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平均综合效率、平均纯技术效率、平均规模效率分别为0.756、0.834、0.884,草地农业生产模式平均综合效率、平均纯技术效率、平均规模效率分别为0.717、0.870、0.823。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平均综合效率、平均规模效率分别比草地农业生产模式高5.44%、7.41%。从整体来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草地农业生产模式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3)生产特征变量对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的综合效率产生相反的影响,政策变量对于草地农业生产模式的综合效率显著水平更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土地面积、户主受教育程度对综合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否享受国家补贴对综合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草地农业生产模式中,养殖规模、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是否享受国家补贴对草地农业生产模式的综合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对综合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要推广“草-畜”的种养结合模式,促进农户生产向草地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二要重视从种植到养殖全系统的技术方案的推广应用,发展现代化的草地农业。三要适度扩大草地农业生产模式的牲畜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