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以局部有局限性的粘膜缺损,其深度超过粘膜肌层,治愈后留有斑痕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部位包括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胃和肠吻合术吻合L1附近的小肠以及含有胃腺组织的Meekel室。最常见的是十二指肠溃疡(DU)和胃溃疡(GU)。据估计,约10%的人口在其一生中患过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本病男性多于女性,DU较GU多见。中医无消化性溃疡病名,属“胃脘痛”范畴。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反胃、嗳气、泛酸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中医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和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我们以经方小建中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以探讨其疗效。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小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择在台湾元气堂中医诊所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病(脾胃虚寒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小建中汤加减,每日一剂,日两次,半月为一疗程,服用两个疗程。对照组服用香砂六君子汤,每次10g,每日3次,半月为一疗程,服用两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及各项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95.0%。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82.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具有确切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5.0%,疗效优于对照组。(2)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确切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