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汉语不同语体类型的语篇话题。文章对语篇话题做了界定;分析了汉语语篇的结构特点;考察了名词性话题成分的不同句法表现和回指方式,并对其差异的产生做出解释;文章通过心理语言学个案研究说明了语篇话题的确认过程。全文加上绪论和结语部分,一共包括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对“话题”及其相近的术语进行梳理和解释;然后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话题研究的现状,并做简要地评述;最后对本研究的相关问题和文章的结构安排进行说明。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对“语篇话题”的界定并说明汉语语篇的结构特点。文章认为:话题原本是语用/语篇概念,语篇话题是语用层面的语义范畴。汉语语篇的基本单位是小句,因为这既可以反映出汉语语篇的句法构件是短语,又可看到小句的句因素(有的句因素就是语篇因素)在话语语用层的具体表现,这充分体现了“话题”作为初始概念它所具备的语篇性。语篇话题作为说话人想要表达的中心概念,它在语篇中是处于灵魂地位。第三章通过口语和书面语语篇的对比,分析了不同语体语篇话题的各种表现并对其做出适当的解释。文章发现:名词性话题成分在口语语篇句中充当宾语的频率最高,而在书面语语篇中则是主语。口语语篇有形回指的频度高于无形回指,其中名词性话题成分的回指频度高于代词性回指成分,其形式越轻,回指的频度越高;而代词话题成分回指则是形式越重,回指的频度越高。在汉语书面语语篇中,代词性话题成分的回指频度高于名词性回指成分。在代词性话题成分回指中,形式越重,回指的频度越高;名词性话题成分回指反而是形式越轻,回指的频度越高。最后分别用可及性理论的“间隔距离”和“一致性”因素结合两种语体语篇在表现形式和传递信息媒介上的不同对上述差异给予解释。第四章用认知心理学的口语报告法对汉语隐性语篇话题的确定做了个案研究,试图从中窥视到确定汉语隐性语篇话题的认知过程和规律。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汉语隐性语篇话题的确定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口语报告的复杂程度反映了被试思维过程的复杂性,它与认知策略的使用次数和思维步骤的繁简大致成正比。话题的确定过程是将语篇中捕捉的特征信息与储存在大脑中相关事物的特征信息相匹配的过程。汉语语篇话题结构的说明小句对语篇话题具有赋值能力。确定隐性语篇话题的过程就是根据说明陈述的特征重组话题的过程。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带来的启示,指出了研究中存在不足之处,并且对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