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中发生骨水泥渗漏(Bone Cement Leakage,BCL)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估使用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GS)降低BCL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的200例单一OVCF患者,随机分为A、B、C及D四组(抽取不透明信封),50人一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单纯行PVP;其余三组在行常规PVP的基础上分别使用1/4、1/3、1/2明胶海绵。随访6个月,最终获得随访191例。其中A组48例,B组47例,C组49例,D组47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终板壁的完整性、骨密度、伤椎节段、受伤至手术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GS的使用量及发生BCL的椎体数等资料在Excel中进行汇总。根据伤椎有无BCL分为渗漏组与非渗漏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腰椎的骨密度、伤椎节段、伤椎终板的完整性及注入骨水泥的体积等资料,探讨PVP发生BCL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00例,最终有效例数191例,有效率95.5%。男52例,女139例,平均年龄75.1岁(65~91岁)。平均骨密度T值为-3.6SD(-4.9~-2.6SD);191个伤椎中,L1 63例,L2 44例,L3 21例,L4 33例,L5 30例。患者均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症状并伴有活动受限,并且未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片、CT、MRI及骨密度检查,有MRI检查禁忌的患者行ECT检查替代,均符合OVCF的诊断,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一致。各组患者性别、年龄、椎体终板的完整性、骨密度、骨折节段,具有可比性(P>0.05)。四组骨水泥渗漏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骨水泥注入量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前及术后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四组组间术前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组内ODI比较,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四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整体来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骨水泥渗漏率两两之间进行比较,A组与C组(χ~2=9.05,P<0.0083)、D组(χ~2=9.99,P<0.00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χ~2=0.015,P>0.00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χ~2=8.30,P<0.0083)、D组(χ~2=9.21,P<0.00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C组与D组(χ~2=0.05,P>0.0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渗漏组53例,无渗漏组1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节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伤椎终板完整与否和注入骨水泥的体积方面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是BCL的危险因素。术后A组与D组两组分别出现1例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腰背部疼痛,术后复查CT显示为骨水泥渗漏至腰背肌所致(未渗漏至腰大肌),给予非甾体药物对症处理后,2例患者疼痛症状均好转;B组1例出现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因其未出现神经症状,未给与处理。191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症状,A组1例患者因有糖尿病病史,伤口愈合欠佳,控制血糖后,伤口愈合良好,余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结论:1.对于腰椎OVCF患者,PVP术中使用GS用于减少BCL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使用1/3或1/2 GS即可降低BCL的发生;2.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节段与PVP术中BCL的发生无关,而伤椎终板的完整性以及骨水泥注入量是其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