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入经济“新常态”的中国,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取代了资本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束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指引着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钢铁工业未来发展方向,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切入点。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围绕着钢铁工业的微观因子“钢铁企业”的能源效率、污染物排放等问题展开。本文对我国钢铁企业的能源效率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构建含有能源和资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的非合意产出的四阶段SBM-DEA模型对我国钢铁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第一阶段测算中我国钢铁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表现出了阶梯型的特征,从东部地区依次递减至东北部地区;第二阶段显示环保关注度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显著;第三阶段剔除外生不可控环境因素调整投入产出指标;第四阶段结果显示调整后的样本钢铁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第一阶段相比结果下降了12.40%。从区域的角度看,四大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差距较大。(2)构建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驱动概念框架,及我国钢铁企业综合能源效率评价系统。综合能源效率评价结果与拓展四阶段SBM-DEA结果较为相似,其中14号钢铁企业在两种测算方法中能源效率均居于首位,但在相对效率评价中表现较好的太钢和济源在综合能源效率评价中表现欠佳。综合能源效率的评价可以弥补基于拓展四阶段SBM-DEA方法测算结果的不足。(3)运用偏最小二乘方法揭示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循环经济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环保与技术因素、企业因素、政府因素和文化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4)构建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对我国钢铁工业“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能耗呈小幅稳步提升的状态;总耗新水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污染物排放方面,废气排放总量呈现出小幅增长趋势,但其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却又有小幅下降。废水及二氧化碳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