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车载驾驶人疲劳监测终端的设计和实现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车载驾驶人疲劳监测装置大都是以简单的计时方式为准则,只要发动机连续工作3~4个小时,就强制发动机停止工作半个小时。比较典型的装置就是汽车行驶记录仪,除了疲劳监测,还对车辆的转向灯、倒灯、车门、点火、远光灯、近光灯、刹车、鸣号、速度等动作进行实时记录,相当于一个“黑匣子”,通过专门的装置,可以将数据打印出来。为一些故障诊断和交通事故分析提供较为科学可靠的证据。此方式能够全面实时地记录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但是仅以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作为驾驶人疲劳的判定准则过于片面:而且只是一个记录装置,信息交互性不足;数据导出必须依赖专门的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针对以上的不足,本文提出这样的方案:利用目前日益成熟人脸状态识别技术构建驾驶人智能监测系统,对驾驶人的疲劳状况进行实时、准确、高效地监测。当监测到驾驶人处于疲劳状态时,在车内进行语音预警,并利用GPRS无线通信网络将智能监测系统所获得驾驶人的疲劳信息和车辆的位置信息及时传送给上位机(监控中心),使得交管部门能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将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和驾驶人的疲劳信息以TXT格式存储于车载端U盘结构存储器。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GPRS以及组网方案的选择,GPS定位原理,并且给出了GPRS终端单元、GPS接收机、语音模块、无线云台控制以及数据存贮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同时也给出了基于双51单片机和SP3539的车载移动终端系统主控电路设计和车载终端的总体工作流程,最后给出了整个系统的测试结果。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一个用于视频搜索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对输入的视频帧进行人脸检测和定位,经过图像预处理之后,进行重要特征点Gabor-Fishe
无线Mesh网络(WMN:WirelessMeshNetworks)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网络结构,具有自组织、自配置、高带宽、兼容性、低成本等优点,该网络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不同网络之间的接入问题提
虚拟仪器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虚拟测试技术,它充分利用计算机所提供的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可以完成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实时显示、数据存储以及数据管理
码率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缓冲区容量和信道带宽下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序列。在实时视频通信中需要满足低的传输时延要求,又要保证缓冲区中数据的容量不能上溢或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