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辣椒工厂化、专业化生产及长途运输的发展,生产及销售等中间环节对辣椒耐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筛选耐贮性较强,可以满足生产的要求,风味品质也优良的育种材料,对于我国辣椒育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以筛选出的耐贮性很好的辣椒品种P98,耐贮性中等的品种P129,及不耐贮品种P18-2为试材,对其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分析,旨是明确这些材料果实耐贮性的生理机理和分子机理,获得与果实耐贮藏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这些材料耐贮性的基因调控奠定科学基础。采摘3个不同耐贮性品种转色期的辣椒果实,剪除果柄,在10℃下贮藏21d,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果胶含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含水量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纤维素酶(Cx)活性等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RACE技术克隆PG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这对于进一步通过转基因工程手段,以抑制果实软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延长辣椒的贮藏寿命和培育耐贮新品种,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耐贮性辣椒果实的生理生化变化趋势相同,果实硬度不断下降,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PG活性下降,Cx活性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减少,Vc含量降低,含水量下降。但耐贮品种P98比不耐贮品种P18-2的变化趋势平稳,耐贮性中等的辣椒品种P129的变化趋势介于二者之间。不同耐贮性辣椒之间果实硬度、含水量和PG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三者与果实耐贮藏性有密切关系。辣椒采后迅速失水限制了辣椒的贮藏,果实硬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辣椒贮藏期的长短、风味、口感等,而PG又与果实的软化有关,导致果实硬度下降。2.根据已报导的PG部分序列设计PG基因特异引物,利用5’RACE与3’RACE分别获得大小为1049bp和945bp的两端序列,其中有326bp的重叠序列,根据重叠部分将其拼接成一条大小为1668bp的完整cDNA序列,命名为CanPG(GenBank登录号FJ596175)。利用BLAST软件对其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CanPG与辣椒的编码PPG1基因的部分mRNA有99%的同源性。用DNA Star软件对PG的cDNA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含有一个1107bp(120-1226)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69个氨基酸。推断PG蛋白分子量40.559KD,等电点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