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信仰最为兴盛,佛教寺院营建活动最为发达的时代之一。辽代寺院的源流直接来自唐代北方地区,又在二百余年的发展中受到契丹统治阶层的影响,形成了与宋地不同的面貌,对后世的金元时代寺院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正史、行纪、石刻和地方志等相关文献的收集与分析,结合地面寺院建筑实例、考古遗址等材料,系统整理了文献和遗物遗迹中所见的三百余处辽代新建和在辽代存续的寺院的相关情况,并以这些寺院为研究基础,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对辽代寺院的营建和空间布局情况进行了研究。宏观层面,本文将辽代二百余年的寺院营建活动,区分为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兴宗至辽亡四个发展阶段,厘清了辽代寺院营建活动的发展变化历程,以及各阶段营建活动的特点。同时,考察了在辽代寺院鼎盛的时期,辽国全境各地区寺院的总体分布趋势,明确了五京道区域内各自的寺院分布中心。中观层面,本文以建寺功德主的身份为基准,将辽代寺院区分为公共寺院与功德寺两种类型,分别探讨了平民邑社建寺、官府建寺和贵族建寺活动的不同运作方式,以及功德主在建寺活动中的不同作用。重点研究了由官府兴建的三学寺和由贵族兴建的坟寺这两种在辽代兴起的特殊类型寺院的营建情况。并整理了上京、中京、南京三座京城和三十七座地方州县城市城内和附近寺院的分布,讨论了辽代城市寺院与城市的位置关系,以及寺院的选址原则。微观层面,本文以各单一寺院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寺院内佛殿、讲堂、佛塔、经藏、廊庑等主要组成部分的建筑空间形式和内部陈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辽代寺院的殿阁配置模式。明确辽代寺院的基本布局模式为前殿后堂,并有中轴线殿前后设高阁,主殿前设次要殿堂和院落两侧对峙双楼三种主要的发展形式。再次,以主殿的面阔间数为基准,将辽代寺院的基址规模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身份的功德主。再次,本文研究了辽代寺院不设子院而在周边地区设置下院属寺的情况,阐明了产生这一情况的宗教社会背景。最后,本文结合辽代城市建立时的移民情况,讨论了辽代寺院空间布局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