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辨证选取八脉交会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常规治疗的对照观察,以判断辨证选用八脉交会穴治疗面瘫的疗效,从而优化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案,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39例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科学地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除去脱落病例,每组剩余有效病例17例。两组皆以局部取穴加远端取穴为治疗方案。两组面部局部取穴相同:阳白、四白、攒竹、丝竹空、迎香、地仓、颊车、颧谬、翳风。治疗组以辨证选用八脉交会穴作为远端取穴方案:急性期有耳后痛或耳后可触及结节选用外关,伴有侧头痛及眼泪分泌异常选用足临泣;恢复期上睑闭合无力选取申脉,口唇歪斜严重选取后溪,出现痉挛选用列缺、照海,病久不愈,气虚血瘀选取公孙、内关。对照组远端取穴固定为合谷、太冲,恢复期配合足三里。操作:毫针针刺面部腧穴在治疗初期进行浅刺轻刺,法用平补平泻,1周以后酌情使用透刺或斜刺的方法治疗。治疗初期合谷、太冲、外关用泻法,余穴平补平泻;恢复期足三里使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对照组除只选取所有治疗组的常规穴位,不选用八脉交会穴进行治疗。两组所选的常规穴位、所用针刺方法、针刺频率、留针时间均一致。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病情最重不再进展时记为疗前)、治疗中(每周一次)、治疗后(痊愈或第六周结束时)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其面神经功能静态评分以及动态评分以观察其疗效。待疗程结束后统计各组治疗前、中(每周)、后评分,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每周评分与疗前差值,以判断两组疗效差异。结果:1、两组在治疗前面神经功能评级、面神经功能静态评分总分、面神经功能动态评分总分组间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静态、动态评分组内比较结果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两组患者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疗效。3、两组面神经功能静态评分疗后与疗前得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两组面神经功能动态评分疗后与疗前得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为88.24%,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别。6、两组痊愈患者治疗所用总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从治疗面瘫的进程来看,治疗组所用方法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面瘫均有显著疗效,其中辨证选用八脉交会穴可明显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恢复,增强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所用总时间。临床上在治疗面瘫时辨证选取八脉交会穴可以缩短病程,加速疾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