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遗传背景鸡群来源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的分子演变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af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是1988年最早在英国的白羽肉鸡中发现和分离鉴定出来的。它主要引起髓细胞样细胞瘤。在1990’s流行的早期,ALV-J仅在白羽肉鸡中发生自然感染。即使在人工接种时,ALV-J对蛋鸡的感染性和致肿瘤性也都显著低于对白羽肉鸡。在1990’s,ALV-J随着进口白羽肉鸡传进了中国,最初只自然发生于白羽肉鸡。但从2000’s初开始,ALV-J在中国也开始逐传入蛋用型鸡、黄羽肉鸡和固有的地方品种鸡,而且自然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有些鸡群,ALV-J感染鸡诱发肿瘤的严重性和多样性超过了当初在白羽肉鸡诱发的致病性。显然,ALV-J在中国不同遗传背景的鸡群中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变化是否与过去二十多年中ALV-J发生了重大演变相关?如果是,又是什么样的演变导致ALV-J适应不同遗传背景的鸡群?本学位论文试图利用现代分子病毒学的比较方法,探索ALV-J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囊膜蛋白gp85的演变及LTR与适应不同类型鸡群的相关性,并探索其对其它非鸡禽类的致病性。1不同遗传背景鸡群来源的ALV-J的囊膜蛋白gp85的同源性比较分别比较了分离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鸡群的150株ALV-J的囊膜蛋白gp85在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关系。这些毒株包括:1988年首先从英国白羽肉鸡分离到的ALV-J原型株HPRS 103和1990’s初从美国白羽肉鸡分离到的8株ALV-J;1999年-2008年期间从中国白羽肉鸡分离到的22株ALV-J;2005年以来从中国黄羽肉鸡(用白羽肉鸡与中国不同固有地方品种杂交的改良品种)42株ALV-J;2007年以来从中国蛋用型鸡分离到的51株ALV-J;从中国历史上长期自然形成的地方品种鸡分离到的26株ALV-J。1.1不同类型鸡群来源ALV-J与原型株HPRS-103的gp85的同源性比较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白羽肉鸡来源ALV-J与原型株HPRS-103的gp85相比,同源性范围在86.6%-95.5%;相互间的同源性范围为85.6%-94.8%;中国白羽肉鸡来源ALV-J与原型株HPRS 103的gp85相比,同源性范围在88.9%-95.8%;相互间的同源性范围为86.9%-100%;中国黄羽肉鸡来源ALV-J与原型株HPRS-103的gp85相比,同源性范围在86.9%-93.8%;相互间的同源性范围为87.0%-100%;中国蛋用型鸡来源ALV-J与原型株HPRS 103的gp85相比,同源性范围在87.0%-96.7%;相互间的同源性范围为86.6%-99.3%;中国固有的地方品种鸡来源ALV-J与原型株HPRS-103的gp85相比,同源性范围在87.6%-92.4%;相互间的同源性范围为85.9%-100%。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与原型株HPRS-103相比,来自遗传背景差异很大的不同类型鸡群分离到的ALV-J在gp85序列上的同源性的变异范围无显著差别。1.2不同类型鸡群来源ALV-J相互间在gp85氨基酸同源性范围上的比较比较表明:美国白羽肉鸡来源株gp85与中国白羽肉鸡、黄羽肉鸡、蛋鸡、固有地方品种鸡间来源的毒株同源性范围分别为83.7%-94.8%、84.9%-94.8%、84.6%-97.1%、84.6%-93.1%;中国白羽肉鸡来源株gp85与中国黄羽肉鸡、蛋鸡、固有地方品种鸡间的同源性范围分别为84.0%-95.4%、84.0%-99.7%、84.3%-93.7%;中国黄羽肉鸡同蛋鸡、固有地方品种来源的毒株间的同源性范围分别为85.5%-95.7%、85.3%-94.4%;中国蛋鸡、固有地方品种来源的毒株间的同源性范围分别为85.0%-94.1%。在经比较的所有150个毒株间,gp85同源性最低的是2001年从山东白羽肉鸡分离到的SD0102、2002年从内蒙古白羽肉鸡分离到的NM2002-1株与1997年从美国白羽肉鸡分离到的6827株,同源性皆为83.7%。从上述结果看,gp85同源性程度与来源鸡的遗传背景无密切关系,其变异程度有很大的随机性。1.3不同遗传背景鸡群来源ALV-J的gp85的遗传系谱比较当将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的不同类型鸡群的ALV-J的gp85氨基酸序列做遗传系谱分析时,不同毒株在遗传系谱图中的分布显示出与感染鸡群的遗传背景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来自同一类型鸡的ALV-J的gp85在遗传系谱图中基本上都相互接近,因而都分布在同一区域。这表明,序列遗传系谱分析比序列同源性程度比较更能代表ALV-J与其宿主鸡群遗传背景的相关性。2 ALV-J的gp85基因随着年份的变异趋势鉴于本实验室已连续收集了近14年的大量流行毒株,我们有条件来进一步分析ALV-J gp85的变异趋势。不同年份分离到的流行毒株与原型株HPRS-103株的gp85同源性比较表明,1990’s、2000、2001、2002、2003、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2、2013年分离的ALV-J gp85同HPRS-103的gp85相比同源性分别为86.6%-95.5%、89.9%-92.5%、90.3%-92.2%、89.9%-92.2%、90.6%-95.8%、89.9%-91.9%、89.2%-91.2%、88.3%-92.9%、89.9%-96.7%、87.9%-96.4%、87.9%-93.8%、87.0%-92.5%和86.8%-92.1%,显示新分离的ALV-J流行株的gp85并没有越来越偏离原型株HPRS-103。同时选择最新分离到的与HPRS-103同源性最低和最高的两毒株2-LH5-15(86.8%)和JS13-LY1-5(92.1%)分别同其他不同时间分离到的毒株做gp85同源性比较,2-LH5-15与上述年份分离株同源性范围分别为87.7%-91.4%、87.4%-89.4%、86.4%-91.4%、87.1%-88.1%、86.8%-83.1%、90.4%-91.7%、89.7%-93%、88%-92.7%、87%-92.4%、87.4%-93%、88.7%-92.1%、87.7%-91.4%和85.7%-94.4%;JS13-LY1-5与上述年份分离株同源性范围分别为87.1%-93.7%、91.7%-93.1%、89.8%-92.4%、91.1%-91.7%、89.4%-92.4%、90.4%-92.4%、91.1%-92.7%、90%-94.1%、91.4%-93.4%、90.4%-94.4%、89.7%-91.4%、88.2%-93.4%和88.4%-100%。三种比较方法回归方程显示,同源性程度与分离时间不相关,即流行株与原型株HPRS-103及最新分离到的毒株的偏离度与分离年份的远近无关。根据同源性程度分析,新的分离株更倾向于随着年份是以HPRS-103为原点向不同方向在一定限度内随机变异,迄今为止与HPRS-103最大变异株的同源性低至86.6%,为1997年从美国白羽肉鸡分到的6827毒株。3不同来源ALV-J在来航蛋鸡和白羽肉鸡连续传代过程中病毒准种组成的变异趋势为了深入探索ALV-J在不同遗传背景鸡群致病性增强的适应过程中变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将2001年从白羽肉鸡分离到的ALV-J NX0101株和2012年从蛋鸡分离到的ALV-J 733株分别在来航鸡(现代蛋用型鸡的原始品种)和白羽肉鸡人工接种连续传代,以此来判定不同毒株在不同遗传背景鸡的感染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变异和适应变化。鉴于这种改变是一个渐进过程,为发现微小的变异,本研究采用了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不同传代鸡血浆中ALV-J的病毒粒子基因组RNA的gp85基因和LTR的RT-PCR产物测序。利用这一技术,对每只鸡每一次血浆样品都可以获得1万条以上有效序列。3.1蛋鸡来源的ALV-J 733株在蛋鸡与肉鸡传代过程中的优势准种组成的比较对大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当将来源于蛋鸡的ALV-J 733株在来航蛋鸡连续传代时,不仅最优势变异种(或分子变异株,molecular variants)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前几十位的次优势变异种组成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将同一毒株人工接种白羽肉鸡传代过程中,在传至3-5代后,虽然gp85的优势变异种没有变化,但有三只鸡中在前60位的次优势变异种中,共同出现了28个排名上升的变异种,其中有些在最初接种物中比例很低,而在来航鸡传代的三只鸡,只出现了4个新的次优势变异种。这表明,蛋鸡来源的ALV-J 733株在来航鸡的传代过程中,其准种组成没有发生选择性变异,但是在白羽肉鸡传代过程中,在不同遗传背景鸡体的复制环境的选择压作用下,其优势准种的组成开始发生变异。3.2白羽肉鸡来源的ALV-J NX0101株在蛋鸡和肉鸡传代过程中的优势准种组成变异的比较当将来源于肉鸡的ALV-J NX0101株在来航蛋鸡连续传代时,gp85最优势变异种有多个分组发生了更替,其中gp85-A组中有3个、gp85-B组中有2个发生了最优势变异种的变化,但gp85-B组新出现的优势变异种仅限于相对于原始毒的前5位变异种。当将NX0101株ALV-J在白羽肉鸡连续传代时,gp85-A最优势变异种发生明显的变化,传至3代时,甚至有原始毒中排名第128位的变异种成为最优势变异种;而gp85-B最优势变异种虽发生变化,但新出现的优势变异种仅限于相对于原始毒的前3位变异种。ALV-J NX0101株在来航蛋鸡和白羽肉鸡传代时,gp85-A最优势变异种变化明显,而gp85-B优势变异种组成则相对稳定。在前60位变异种的次优势变异种中,蛋鸡组和肉鸡组排名共同上升的变异种数量无明显差异,但肉鸡的生态环境选择压对ALV-J NX0101准种的组成结构影响较蛋鸡更大。4 ALV-J对不同种鸟类的致病性本研究将ALV-J 733株经卵黄囊接种相应鸟的胚胎及幼雏,经过多次检测,均未从1-6周龄的山鸡和鹌鹑血浆中分离检测到ALV-J群特异性抗原p27。但是在7月龄时,胚胎接种山鸡表现出肿瘤症状,且能从肿瘤病变组织中分离到的ALV-J与攻毒所用ALV-J 733株高度同源。这一结果表明,ALV-J能感染山鸡并产生肿瘤,但需要较长时间。ALV-J毒株未能获得在鹌鹑的易感性。
其他文献
自然物以其巧妙的结构和美好的形式为人类惊叹不已,而人们也尝试着将自然的形态,机能,结构,再现于人造物中。人们称这样的设计方法为仿生设计。在古今中外的日用陶瓷设计中仿生设
为探索多效唑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湘林系列高产油茶良种在花芽生理分化前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油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并对春梢生长、花芽
热休克蛋白(HSPs)是细胞应激时表达增加的一个蛋白家族,近年来发现H印s尤其是唧甾0可介导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奶山羊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保持和优良奶山羊品种,实现快速繁殖是现代农业的目标,奶山羊雄性生殖干细胞(male germline stem cell,mGSCs)自我更新的维持和发育分化的相关基
为了掌握绵羊骨骼肌中mi RNA的表达情况,深入探索其在绵羊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靶向调控的基因,进一步阐明miRNA对绵羊骨骼肌发育的调控机制,为优质肉羊品种的培育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重视起物理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STS教育理念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法,并且这样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物理学科中的一些问题。文章从STS教育理念入手,说明STS教育理念对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和实施原则,最后阐述了STS教育理念下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关键词】STS教育;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创新  一、STS教育理念  STS全称是“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