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的气候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其中突出的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也是造成地球温度普遍升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实现碳的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中之重。首先,对1995-2015年我国30个省区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构建面板数据库,并将30个省区按碳排放、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分别聚类,研究了各类别所属省区的碳排放差异。研究发现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总体上升,碳排放强度总体下降,但不同省域在不同时期有较小的波动。通过对碳排放、能源消耗和GDP三个变量建立多变量聚类模型,得到了3类不同省域。从该3类不同省域来看,第3类省域中山东、辽宁、广东等省区碳排放量及人均碳排放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碳排放强度却最低,第1类省域中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碳排放强度最高。其次,研究了3类省域碳排放、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我国总体影响因素进行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GMM模型估计。在静态面板模型当中,除技术水平外其余因素对碳排放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水平对碳减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弹性系数最大,即人均GDP变动对碳排放影响最明显。在动态面板模型当中,上一期碳排放量对当期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对碳排放也显著为正,但其弹性系数有所下降。另外,经济水平依然是几个弹性中最大的,且只有人口、经济水平上一期的值对当前碳排放量有明显的负向抑制作用。再次,对3类不同省域的碳排放影响因素作分解。在静态面板模型中,3类省域回归结果与总体一致,其中第1类省域模型中的人口弹性最大,第2类和第3类省域模型中的经济弹性最大。在动态面板模型中,滞后一期的碳排放回归系数按从大到小排列的省域依次为第1类(1.129)、第3类(1.101)和第2类(1.087)省域。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全国和3类省域提出相应的碳减排建议。其中,对于全国而言,应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倡导低碳生活,提高能源利用率,广泛开展节能工作,并且出台能源消费的有关法律政策,保证政策得以有力实施。对各类省域而言,第1类省域应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城镇化进程,第2类省域应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提高技术水平,第3类省域应持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