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夏季风空间结构与时间演变的动力统计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y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季风与大气环流演变(特别是突变)关系密切,能否客观定量揭示季风爆发与大气(大洋)和海气耦合环流演变之间的关系及刻画季风的强度和结构并采用什么样的数学物理形式来表现,这是季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本论文研究目的是揭示亚洲夏季风,特别是南海和南亚夏季风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着重分析讨论季风建立时全球大气环流“突变”和“季风爆发”的关系,回答以上的问题。本论文共分八章,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与夏季风“来临”(或称“爆发”)有关,第二部分与季风的三维结构问题有关。   关于前者,本论文拓广了导师曾庆存先生提出的流场能量指理论,考虑了突变前后的“平衡态”或“典型场”不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和突变点一起,在资料分析处理中同时计算出来的,这样更适用于分析季风建立过程等特殊问题。应用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定出夏季风来临的“预兆日期”,其比传统方法定出的只早二三天,确有“预兆”之意,而且方法很客观定量。利用上述方法计算了平均气候情况和个别年份的情况,结果发现突变最早在暖池,依次在热带印度洋(包括孟加拉南部),南海,印度。在低空夏季风来临前,平流层则已完成了环流突变和季节调整,然后环流调整向下伸至对流层,随后该区低空“季风爆发”。   关于后者,本论文提出了把季风的三维结构和时间演变作为统一问题来研究。为此就需把“季风”相关的大气(大洋)环流场甚至海气耦合环流场作三维复EOF统计分析。我们把水平流场的u,v两个分量各乘以密度后看作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将各标准等压面上的大气风场或各等水深面上的大洋流场看作一个整体,以及将大气和大洋流场看作一个复合整体,对它们作三度空间的复EOF分析,各复EOF模态反映出大气、海洋(或大气与海洋)的三维结构,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二维EOF分析则不能反映这种上下层(或海气)耦合的关系。这样,各层有共同的时间系数。避免了按各层各自的复EOF展开各层互不相联系的问题。此外,无论是从大气三维复EOF还是海气耦合复EOF场各模态中均可算出相应的垂直速度场,从而可以将季风环流和降雨等过程联系起来。这是按各层各自的EOF展开所不能做到的。第一模态的展开系数存在突变,正好反映出夏季风建立前、后流场的两种平衡状况,而夏季风的爆发则是由前一平衡态转变到后一平衡态的过程,这种转变往往表现为突变。
其他文献
自1709年英国议会颁布《安娜女王法令》以来,著作权法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虽然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却始终无法跟上侵权行为的发展状况。而近几十年来,网络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快速
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季节内振荡(ISO),在调整该地区的夏季降水变率和激发该地区的强降水事件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区分了该地区夏季降水ISO中的两个不同部分
风能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新能源中开发较早、应用较广、技术最成熟的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但风能资源自身又具有:不稳定性、季节性、区域性等特点,给其开
1 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人的作用,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正确的发挥。而集体领导,也必须同个人负责相结合
本研究利用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rm(ARPS)系统探讨多普勒雷达资料应用于中尺度数值模式,通过改进初始场对强对流临近(0~3小时)和甚短期(0~12小时)预报的影响。 
学位
本文在位涡理论框架内,对2003年6月11-26日大尺度环流变化和我国东部的天气进行分析,研究东亚季风期暴雨释放的凝结潜热对副热带地区非对称斜压不稳定的影响。通过诊断高层等θ
学位
青藏高原的热力加热作用对南亚夏季风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地区地形复杂和缺乏观测,人们对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区域地表热通量缺少足够的认识。本论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获取
“我为什么总觉得没啥可写的?人家为啥总能发现独家新闻?”这是不少记者尤其是新入行记者的困惑。“他们报纸为啥屡获新闻奖?”这是不少编辑尤其是有想法编辑的困惑。笔者从1
以猕猴桃品种“贵长”为试材,连续3a(2011~2013年)对不同留果量影响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猕猴桃树结果蔓上不同留果量直接影响猕猴桃果实在采收
陆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不仅对改善大气环流模式的预报结果至关重要,也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本文总结了陆面过程的观测与模拟以及绿洲一沙漠系统的研究进展,在MSP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