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当前在校初中生的受欺负情况,了解受欺负初中生的学校适应性现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对受欺负初中生学校适应性弹性发展的影响;研究自尊团体心理辅导对受欺负初中生学校适应性及自尊水平的作用。对象:调查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某市四所初中、32个班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干预研究从调查研究的受欺负初中生学校适应性非弹性组中随机抽取80名同学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方法:(1)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将《一般情况调查表》、《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Olweu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受欺负分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作为本调查研究的工具。研究内容包括: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基本特点、受欺负初中生的学校适应性及相关因素的特点、受欺负初中生学校适应性的弹性发展研究。(2)干预研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设计符合受欺负初中生心理需求的自尊团体辅导方案,对干预组进行为期两个月共8次的自尊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每周一次,每次约90分钟。对照组学生不参加该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结果:1、调查研究结果:(1)所调查的学生群体中受欺负的有832人,占所调查的学生比例为50.03%。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的受欺负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性别:χ~2=66.875,p<0.001;年级:χ~2=21.748,p<0.001)。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的受欺负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2)受欺负初中生的常规适应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p<0.05);除同伴关系维度外,学校适应总分及其他维度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p<0.05);除师生关系和常规适应外,学校适应总分及其他维度在家庭经济情况上有差异(p<0.05)。(3)非受欺负初中生在学校适应性总量表及各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受欺负初中生(p<0.01);除了父亲过度保护因子以外,受欺负初中生与非受欺负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01);非受欺负初中生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受欺负初中生(t=4.987,p<0.001)。(4)除父亲过度保护因子以外,弹性发展组与非弹性组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弹性发展组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弹性发展组(t=-7.994,p<0.001)。(5)自尊在父亲拒绝、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母亲过度保护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2、干预研究结果:(1)自尊的组内比较,干预组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t=-7.185,p<0.00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自尊量表上得分的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4.335,p<0.001)。(2)学校适应性的组内比较,干预组学校适应总量表(t=-3.516,p<0.01)、学校态度与情感(t=-2.494,p<0.05)和同伴关系(t=-4.221,p<0.001)各维度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学校适应总量表(t=2.895,p<0.01)及学校态度与情感(t=2.203,p<0.05)和同伴关系(t=3.585,p<0.01)各维度上得分的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维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论:(1)初中生受欺负状况具有普遍性,受欺负发生率和受欺负类型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2)父母教养方式和自尊是影响受欺负初中生学校适应弹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学校适应弹性水平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3)自尊在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母亲过度保护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4)本研究设计的自尊团体辅导可以显著改善受欺负初中生的自尊水平,并通过自尊水平的改善提高其学校适应,但该团体辅导对提高学业适应、师生关系和常规适应作用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