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一直是货币政策研究的关键问题。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既反映了货币政策通过何种途径达到最终目标,又反映了货币政策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对于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一般在金融和经济危机时期发挥作用。在危机时期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的情况下,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承担着恢复信贷和刺激实体经济复苏的责任。因此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对于探讨危机时期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的理论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明确了非常规货币政策三种传导渠道效应的内涵,然后基于美联储2007-2014年危机管理的货币政策实践,分别从定性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来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效应。在定性分析中,本文在整理归纳出美联储应对危机所采用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从三种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的具体传导路径和最终目标两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发现,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危机中发生阻塞,因而无法达到政策目标,相反,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对于恢复金融信贷和刺激实体经济复苏都产生一定作用。在实证性检验中,本文运用VAR模型模拟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并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种传导渠道效应进行检验。实证研究发现,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具有恢复信贷和刺激实体经济复苏的作用。其中承诺效应主要通过信号机制实现政策目标,资产负债表扩张效应和结构变化效应则通过向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间接促进实体经济复苏。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关于我国非货币政策实施以及危机管理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