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幽门梗阻的临床分析(附20例病例报道)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幽门梗阻的原因,旨在为减少这一并发症和探讨幽门梗阻的临床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食管癌手术后出现幽门梗阻的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其中经右胸上腹部两切口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右胸吻合术(改良ivor-lewis手术)后发生幽门梗阻14例,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上吻合术后发生幽门梗阻2例,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后幽门梗阻3例;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术后幽门梗阻1例。[结果]在本组20例患者中,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发生幽门梗阻患者18例,其中17例患者经营养管内给予胃动力药、高渗温盐水洗胃、双侧足三里封闭等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死亡。自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共行食管癌及贲门癌根治术1200余例,仅有2例发生幽门梗阻,1例为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术,1例为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改良ivor-lewis术式后未见幽门梗阻发生。我们认为食管癌术后幽门梗阻的原因有:①胃疝入胸腔,在胃内容物重力作用下导致胃体扭转,胃窦部成角,出现梗阻,改良ivor-lewis手术容易出现该并发症,可能因为:膈上胸腔胃以往不固定、胸腔内负压、膈肌裂孔过大等原因所致,后来常规与膈上将胸腔胃缝合固定于两侧的纵隔胸膜,基本避免了该术式此并发症的发生。其中1例因大网膜疝入左侧胸腔导致幽门部卡压梗阻,术后14天手术治疗解除梗阻。②胃体过小或胃游离不充分而胃食管吻合口位置过高,牵拉导致胃幽门部张力过高或牵拉幽门导致成角畸形。③幽门部纤维粘连带游离不充分,幽门上提后纤维带卡压;④其他:重建食管裂孔较小,迷走神经损伤导致胃蠕动能力减弱;手术当中的刺激;胃壁缺血等。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幽门梗阻与术式和术中的操作有关,因此我们对某些术式,进行了改进,如改良ivor-lewis手术中将胃包埋固定与食管床;在行弓上及颈部吻合的等吻合口较高的术式时,注意充分游离胃及幽门部的粘连带,以防止幽门部张力过大;以及术中注意操作减轻手术的刺激等。[结论]食管癌术后幽门梗阻有很多原因,我们认为术式及术中操作不当是导致食管癌术后幽门梗阻的主要原因,如改良ivor-lewis术式术后发生幽门梗阻,多因术中未固定膈上胸腔胃导致胃疝入胸腔所致等。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及精细的手术操作,可大大降低食管癌术后幽门梗阻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学生。因'失语伴右侧肢体无力12 h'于2017年6月13日收入我院。患者于入院前12 h在学校晨练时突然出现失语,伴右侧肢体乏力,不能跑步。老师和同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黄岗梁——甘珠尔庙复背斜南翼,矿体产于下二叠统黄岗梁组大理岩顶、底板接触带中的石榴透辉石矽卡岩中,含矿岩层主要为泥质、粉砂质板岩及大理岩。燕山
为了实现强散射样品的光声显微成像,提出了一种散射光声显微成像新技术。利用散射光声效应原理,成功设计研制了散射光声探测器。散射光声探测器由散射光声腔、耦合腔、微通道
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步阐明 ,感染性休克是细菌内毒素诱导炎症介质瀑布样连锁反应 ,导致循环功能衰竭的结果。一氧化氮 (NO)是最终的共同关键介质之一 ,直接参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喉鳞状细胞癌中miRNA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喉上皮组织miRNA和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同时对mRN
一、孝道文化时空维度的基本理念1.孝道文化理念的内涵。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核心。孝的本义是子女善事父母,讲的是子女对父母的直接关系。《说文解字》解释“孝”字,
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通心络胶囊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试验。采用区组随机化将264例病例按实验
本文对琴歌《凤求凰》作了详细的考释,首先述明了司马相如当时鼓琴的情况,其次列举了琴歌文辞出现的历史年代,并对晚出的几种《凤求凰》曲谱作了研究,从而纠正了人们一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