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吸入治疗临床未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后疗效和肺功能变化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yd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合肥周边地区哮喘患儿吸入治疗后临床控制现状,并探讨儿童哮喘吸入治疗临床未控制的影响因素。2.探讨针对哮喘患儿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干预治疗后,观察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为今后提高哮喘控水平提供依据。方法1.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安徽XX医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的230例哮喘患儿选为调查对象。将符合入组标准和同意参加此次研究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由哮喘门诊专科医师根据哮喘控制程度标准将患儿分为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含有23项可能相关因素的儿童哮喘控制情况调查表。统计三组患儿各种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探究影响儿童哮喘临床未控制的影响因素。2.将上述研究中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单独具有一种影响因素的患儿为干预对象。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观察干预4周、8周、12周后患儿c-ACT评分、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和肺功能变化。所有收集的数据均在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共收集240例病例,有效病例为230例。对230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哮喘完全控制率为64.8%,部分控制率27.8%,未控制率为7.4%。2.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比较,年龄、鼻炎、ICS依从性、ICS操作规范、新近装修和肥胖等方面在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吸入治疗临床未控制的影响因素有年龄(OR=4.574,P=0.01,95%CI:1.818-11.508)、鼻炎(OR=4.319,P=0.01,95%CI:1.832-10.182)、ICS依从性(OR=0.133,P=0.00,95%CI:0.056-0.317)、ICS操作规范(OR=0.321,P=0.008,95%CI:0.139-0.741)。3.根据影响儿童哮喘吸入治疗临床未控制的因素:鼻炎、ICS依从性、ICS操作规范,筛选出三组。其中鼻炎组、ICS依从性差组和ICS操作不规范组患儿在干预4周、8周、12周后c-ACT评分、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CT评分和日间症状在12周、8周与4周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夜间症状在12周、8周与4周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12周与8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干预12周后肺功能较干预前明显改善。结论1.年龄、鼻炎、ICS依从性、ICS操作规范是儿童哮喘吸入治疗临床未控制的影响因素。2.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可以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日、夜间症状及肺功能。
其他文献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符合幼儿的认知心理规律,能促
青花瓷是我国陶瓷中的代表。它历史悠久,造型精致,纹饰丰富又有韵味,享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典型的中国元素。它的视觉元素(外形与纹饰)也随着不同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实力地位的历史性变化,见证着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明确了中国自身的全球坐标和国际身份,我们就能科学判断形势、从容应对挑战。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和民族复
在对长期施用化肥以及与有机肥配施处理的红壤稻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土壤性质变化及各种孔隙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大小孔隙分布和有机碳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
根据蓄热室热风炉结构特性,建立了蓄热室传热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混烧焦炉煤气对平均送风温度和蓄热室顶部格子砖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混烧焦炉煤气可以
当今大学生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学业、就业等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挫折。本文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在分析大学生学习困难型、经济拮据型
针对英语教学在线学习人数单一预测模型存在预测精度低和误差大的缺点,在SVM、指数平滑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IOWA算子的在线英语教学学习人数预测的组合模
<正>素质教育根本理念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初中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正好与素质教育理念契合,所以分析初中科学实验在教学中作用对培养高素质
目的对上海地区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发放400份问卷,研究对象为上海大学生志愿者(A)组,对照组为大学生非志愿者(B)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世界各国都从两条道路寻找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即:一条是寻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另外一条就是寻求新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