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指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交纳的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作为农村金融的一种模式,自2006年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共同试点推广以来,逐步发展为贫困地区解决农户融资困难的有效手段。汉台区自2009年开始试点组建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在金融扶贫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脱贫攻坚战冲锋号。秦巴山区是全国重点脱贫攻坚区域之一,汉中市又是秦巴山区重点脱贫地市,汉台区作为汉中市的中心城区,尽管不是国定贫困县,但截止2015年底仍有48个村1.46万群众处于贫困线之下。如何在上级安排扶贫项目少,扶贫资金投入少,区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现有资源,壮大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组织,探索出一条可供同类地区借鉴的金融扶贫之路,是汉台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途中亟需研究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首先从贫困村“发展生产互助资金”的背景及相关理论入手,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完全竞争市场、合作经济等与生产互助资金相关的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依次介绍了汉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发展生产互助资金试点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对9个互助资金协会进行实地调查,从一个侧面解剖了汉台区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现状。并集中选取了8项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指标:贫困户入社率、借款贫困户数;财务绩效指标:借款占用费收入;投入指标:互助资金总额、管理人员数量、总支出;其他控制变量:有无主导产业、有无技术支持)进行分析,找到了影响当地协会发展绩效的原因。同时,梳理出贫困户参与程度不高、互助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协会运行管理不规范、扩面资金缺口较大、风险防控存在隐患等5个方面问题,提出了鼓励群众广泛参与、拓宽资本金来源渠道、扩大贫困村资金互助协会项目覆盖面、出台互助资金奖罚办法、探索建立风险规避机制、加强交流培训、强化协会管理7项优化对策建议,最终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推动汉台区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建设有所帮助。